
她身高只有1米50,被認為是不可造之材,數次被拒于省隊、國家隊大門外,所以,從5歲開始,她就必須打得比別人更快些,跑得比別人更多些。終于,她跑過了她同時代的所有對手。她用她更快的球速、更快的移動步伐和“我就是要打服你”的氣勢,贏得了她愿意贏得的所有比賽。她的球員生涯,通常被稱作“鄧亞萍時代”。
1997年,24歲的鄧亞萍退役。人們很難把后來求學于數個名牌學府、在各種重要場合用流暢英文著言立說的那個溫文爾雅的她,和賽場上的她聯系在一起。
鄧亞萍之于這個時代的另一個意義,在于她實踐的另一段人生。退役后,她先后到清華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和劍橋大學學習,并正在攻讀劍橋的博士學位,目前擔任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中國奧委會執委等職。她與生俱來的不服輸勁頭,回答著長久以來困擾我們的一個問題:競技運動員的退役問題,并為之提供了榜樣。她在賽場之外的精彩人生剛剛開始。
她已有的經歷,和這個國家過去二三十年的歷史何其相似,以至于我們深信她就是這個國家精神血液里的一部分。我們祈愿她有一個更精彩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