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科學研究表明,我們的眼睛平均每三秒鐘眨一次,一小時會眨一千二百次,每眨一次大約零點四秒,由此推斷,一小時中有八分鐘眼睛是閉著的。這讓我聯想起蔡志忠的一幅漫畫,畫的是一個人上班打瞌睡,被老板看到罵了一頓,那人辯解曰:“我是把一天中眨眼的兩小時合并使用啊。”
生活中,什么時候睜眼,什么時候閉眼,其實是一門高深學問。《紅樓夢》中的寶釵當是深諳此道的人。她罕言寡語,隨順從時,人謂裝愚,自云守拙。對林妹妹的尖酸刻薄之語佯作不知,充耳不聞,落得一個大度的美名;而對賈府中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卻又世事洞明,行動一目了然,上上下下打點周全,最終爬上寶二奶奶的寶座。
我們今天做人,固然不必像寶釵那樣心機重重,但也須練得睜眼閉眼的掌控功夫,有些事情,過分清醒,過分明了,未必是一件好事。小時候,總喜歡睜著好奇的眼睛打量這個世界,無論美丑,盡收眼底。成年之后,漸漸看不見不愛看的人與事,眼睛功夫練得深了,不愉快現象統統變成一個朦朧的影子,轉眼即逝。愛看的則放大來看,凝住眼神來看,仔仔細細,回味無窮地看。
說到男女之間的感情,應該是最適用睜眼閉眼的原理了。男人心,女人心,都不易猜,或者自己也未必明白。所以才有為了弄明白而出走,返回,尋找,聚散,而追根究底的結果往往是錯失了愛情的美好與甜蜜。
幾天前接到好友阿琳的電話,她告訴我最近一直覺得老公不太對勁,下班回家和她的交流越來越少,外出應酬倒日漸緊密,而且有事沒事就愛坐在電腦前上網,也不知到底在忙些什么。“我一定要想辦法弄清這是怎么回事。”還未聽我發表意見,阿琳就重重地掛斷了電話,像是下了很大決心似的。再過幾日,電話又至,阿琳的聲音里透著焦慮和憔悴。她說趁老公不在家時登錄了他的QQ,一看聊天記錄,簡直如五雷轟頂,老公竟然和一個19歲的小女孩聊得火熱,雖然倒也沒什么過頭話,但老公言語中的巧笑倩兮竟一改平日不茍言笑的嘴臉,各種新潮名詞爭先恐后地往外扔,一不留神真以為老公成了八零后一新青年呢。從那開始阿琳便如同智子疑鄰般,草木皆兵,老公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眼神在她看來都別有深意,就好像阿拉丁魔瓶,甫一打開,真相便一下子急涌出來,再也收不回去,阿琳從此陷入無盡的煩惱中,甚至想到了離婚。
其實,事情可能根本沒有她想的那么糟,眼睛睜得太大,把生活細節放到顯微鏡下看,便會夸大十數倍的丑陋,讓自己無端地對世界生出許多絕望。人生至快樂的境界應是十八相送后,樓臺會之前的梁山伯,恍然大悟,笑訪英臺。你看他老兄,輕快輕佻,急風急火,那段時間,整個人沐浴在喜悅中,患得患失,亦幻亦真,心如鹿撞,前景欣然。如果時間于此凝住,真相永不大白,他便是世上最快樂的人了,便永遠不會有梁祝化蝶的千古悲劇了。
只可惜對待感情我們都太過較真,眼里不容一粒沙子,于是便生出無數事端,平添許多煩惱。成熟對男人女人都意味著一種態度:寬容。有原則的理性的寬容往往帶來平和,甚至幸福。也許我們都該向大觀園中的寶姐姐學學這睜眼閉眼、聰明糊涂之間的玄機。
聞立/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