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文苑》,《文苑》是一口井,這口“井”,深不可測,每讀一篇,都像在感悟生活,仿若對心靈的輕輕叩擊,讓你有所思、有所想;這口“井”淘上來的水竟是那么的清,清可見底,無論是原創(chuàng)的文章還是文摘類的文章,處處透著清新、儒雅之風(fēng)。作為一份彩色的雜志,該刊圖文搭配既有一定夸張,又協(xié)調(diào)得不可分離,視覺舒緩有度;該刊文字排列得疏密有致,既不至于為了強硬配圖而使文章過分擁擠,也不至于因為無圖而過分稀疏。不知道怎么說好了,這是口怎么淘也淘不盡的井。
愿《文苑》一如既往,保持自己的風(fēng)格并不斷創(chuàng)新,那我也會像眾多喜愛《文苑》的讀者一樣,寧愿在這口“井”里一直待下去了。
讀者:宋淑香
描繪《文苑》是件簡單而又復(fù)雜的事。我不想確切地說《文苑》是本如何如何的刊物,那樣顯得過于生硬。
《文苑》像六月的草原,草淺淺的,天高高的,那種遼闊,那種寧靜,讓你感覺到生活就應(yīng)該是簡單的、平和的。而你可以是草原上的河,千回百轉(zhuǎn),清澈見底。
《文苑》像被雨淋濕的一條石頭小巷,干干凈凈的,清清亮亮的,每一個小水洼都折射出天空的藍,這一條小巷通往真誠、通往呵護、通往家、通往愛情。
《文苑》像一掛薄如蟬翼、暗地妖嬈的窗簾,透過它看到的街上的音樂廳、鐘表廳,甚至地攤上討價還價的老婦女都多了一層美好的生活意味。
《文苑》像母親的一滴眼淚,溫暖、柔軟,里面藏著洶涌的海、狂嘯的風(fēng)暴,但表面上卻是平靜的,隱忍的,單單寫著期盼、祝福。
《文苑》像一個宮殿前的臺階,有的人往上走,有的人往下走,有的人跌倒了,有的人正在爬起,每一種狀態(tài)都不是永恒的,所以每一種體驗都新鮮有趣。
《文苑》像個春天,是海子說的那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春天。
……
說《文苑》可以說幾天幾夜,那是因為我喜歡她,《文苑》在呼和浩特,您打個電話她就會不遠千里去看您,做知音,做朋友,《文苑》是最合適的。我相信您會和我一樣喜歡她!
主編:宋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