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策劃人王志綱曾有這樣的見解:潮汕人文獨特,不少人勇于離開鄉土到外面闖世界,而且,當中成功者大有其人,如富甲一方商界人物李嘉誠、謝國民等。在潮汕本土,從商者比比皆是,但鮮見頂尖人物。
縱觀汕頭的過去,的確存在這種現象。但現在正逐步被改變,潮汕本土同樣臥虎藏龍。劉紹喜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他實現的財富神話創造了一個潮汕企業的獨特發展模式。他在本土創業、本土起家,多次榮登福布斯富豪榜。他創立的宜華企業躋身中國500強大型企業集團、全國大型鄉鎮企業、全國出口百強企業行列,去年成功上市,實現汕頭民營企業上市“零”突破。
宜華從“木”開始
人們認識宜華,大多從木地板開始,有的甚至將宜華等同于木地板。近日,記者同一衡陽籍朋友聊起宜華,他脫口而出:宜華是做木地板。他說,衡陽的大馬路就豎著宜華的廣告牌,還經??吹狡嶂巳A廣告的汽車滿街跑。
劉紹喜本人也承認:“我與木有緣?!币巳A是從木開始的,但當初不是做木地板,而是做家具。1987年,他籌措800元,辦起企業蓮下槐東家具廠。這就是宜華的雛型。
宜華再次宜“木”
1990年,已經掘下人生第一桶金的劉紹喜進軍汕頭經濟特區,租用一處廠房辦起木制品加工廠。從村辦小工場到特區企業,這一變化使劉紹喜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也從中結識了更多的客戶和朋友。
次年,劉紹喜第一次踏上香港。十幾年前,對內地居民來說,香港游是一次奢華的出行。但劉紹喜并沒有陶醉在現代都市的迷人變奏曲中,他從香港的高樓看到今后城市的發展趨勢,看到了商機。他的想法很簡單:今后的城市都要建高樓,有樓就有與之配套的木制品需求。恰好這時,臺灣的一朋友也鼓勵他,走多元化木制品之路,并許諾負責木地板出口銷售。
于是,劉紹喜果斷地將全部積蓄投入到購置生產設備中去,開始生產較高檔的實木地板、木墻板、實木墻角線,改變原來單一家具生產格局,當年還出口了第一個木地板貨柜。又一次的成功使劉紹喜深信他的“木緣”將有廣闊前景。
宜華漸露頭角
有供銷關系的臺商看好劉紹喜的為人與潛力,主動要求與其合作辦廠。此時,在選址問題上,劉紹喜卻有所考慮,是繼續在特區干下去,還是將廠辦在老家。澄海當地領導,及時向他招手,劉紹喜將企業留在了家鄉。1992年年底,宜華裝飾木制品有限公司在澄海成立。“宜華”字號正式問世,宜華開始拋頭露面。
臺灣工程師提供了現場的技術指導,劉紹喜組織科研人員經過認真鉆研、摸索,走消化吸收的路子,研制出了使木材不變形的噴氣復式烘土窯的方法,獨創了“以砂代刨”、“以鋸代刨”等技術,使宜華木制品提高到一個新的檔次。
宜華初具規模
1995年4月,由宜華裝飾木制品有限公司等九家兄弟企業組建成澄海市宜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1996年升格為廣東省宜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此舉意味宜華走上了集團化發展道路。1996年12月,投資總額1.6億元港幣的澄海泛海木業有限公司成立,使宜華跨進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其先進的廠房,先進的設備,先進的管理,令同行嘆服。1999年,宜華集團與加拿大著名的木制品公司道格拉斯住宅建設有限公司共同投資了汕頭市宜華道格拉斯木屋制品有限公司,從事木制別墅的設計、生產與制造,產品主要銷往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地區,開創木業制造的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1999年12月,大埔縣宜華林業有限公司成立,宜華所營造的木制品的產業鏈進一步向上游延伸。
宜華實現三跳
劉紹喜在總結宜華的發展史時說,宜華不是慢悠悠一路走來,而是跨越式發展,當中經歷了三次跳躍。第一跳,是改變單一木家具生產格局,向木地板生產領域邁進;第二跳,是整合9家企業,實現集團化、規?;a。
宜華的第三次跳躍出現在2000年春天。進入新世紀,澄海已成為舉世聞名的玩具、毛織、工藝生產基地,澄海人的腰包鼓起來了,許多人向往城市生活,在汕頭購買房產。
澄海人晚上跑往汕頭,無非是看好高品位的住宅文化。于是,宜華初探房地產,開發華苑小區、宜馨花園等房產。一時間出現擠買樓花這種前幾年汕頭房產罕見的奇觀。
人們應該記得,澄海有的發展商早在10年前謀劃開發住宅,但因后來的經濟形勢低迷而停下來,直到近年才重新啟動,但已在時機上慢了宜華半拍。
法國管理學家愛彌蘭說過,一個企業家在拿主意前,如果一定要把一切看透,那么他總拿不出主意。劉紹喜身邊的人很佩服他的的一條是:人家先論證后決策,劉紹喜則先決策后論證。性格決定命運,劉紹喜的成功有他過人之處。
目前,房地產已成為宜華的第二大支柱產業。房地產業的成功使宜華獲得巨大的利潤空間,實力倍增。于是,宜華乘勢而上,進軍林產、文化、投資等多個領域,形成多元化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