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定律很有奧妙,要想做個“老江湖”,還得懂得其中的辨析之道。而品味美食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因為變成美食家的人很少,但職場與美食之間卻有某些相似處。
有沒有想過,餐桌上經常見到的果醬、果汁、漢堡包、薯片、脆黃瓜、蘿卜……這些不起眼的食物,看起來那么普通,怎么可能和競爭激烈的職場風云有所搭邊呢?其實,對于美食,只要你善于發現,懂得品嘗,就會有好口福。當然,前提是你要懂得區分什么東西是好吃的,什么東西是有營養的,什么東西是既好吃又有營養的。就像在工作中,有些是清閑的,但做不出業績;有些雖然勞累,但容易提升你的能力,業績也能做出來。當然如果能做那些清閑而又能得到老板賞識的工作,那就像吃靈芝一樣,量少,但可以大補。
當然,有些美食的烹飪或者如何吃法中也有奧妙,如果能仔細咀嚼其中關聯,你會發現某些食物的特性中寓含了很多相似的職場定律。以下介紹的每一種食物的定律中,都隱藏著特定的職場制勝規則。如果能夠活學活用,將會帶給你不少啟發。工作著,我們需要輕松,需要快樂。
快餐定律
名詞解釋 一個快餐店的老板,為了節約成本,自以為聰明的他想出了一個絕招,將其特色的招牌:魚子醬漢堡包的成分改動了一下,他先是減少了1克魚子醬,然后又減少了肉和蛋黃醬的分量。后來,那些經常光顧小店的顧客就開始抱怨:漢堡包的口感比以前差多了。于是,流失了一大批老顧客,他的生意也每況愈下了。
怎樣活用 一會兒遲到,一會兒早退,做事偷工減料,不要以為這些細枝末節的小事不會引人注意。到年終考評時,紅包多少就取決于這些負面因素的多少。如果想在工作上更有成就感,那盡量別在小細節上偷懶,多承擔點責任會讓你更有工作動力。還記得那句話嗎?“如果你今天不努力工作,那么明天你就要努力找工作。”
果醬定律
名詞解釋 一片面包上涂了可口的果醬,無論是草莓味道還是花生味道,都會非常美味。但是,如果你僅僅只有一勺果醬,那么吐司面包的面積越大,果醬的覆蓋面積看起來就越少。所以,為了最大限度地擴大面包和果醬的親密接觸面,你必須盡量將果醬涂抹開來。
怎樣活用 如果信息是果醬,而談話對象相當于面包,比如老板、同事或客戶,你即使善于滔滔不絕地演講,但你永遠不能向傾聽者百分之百地傳達所有的信息,這就如同涂果醬一樣。因為完全地傳達與接收信息幾乎是一種苛求。根據心理學家的調查、研究顯示:聽者能充分接收到的內容,最多只有10%。所以,請注意,你要把最重要的內容,按清晰的條理,言簡意賅地表達出來,盡量將要點集中在那10%的區域中。你必須知道,你想要什么,什么才是重中之重。比如,你想“增加5000元預算”,那就盡量開門見山地直接提出來。當然,你的理由闡述也要足夠充分,有說服力,越清晰明了越好。
薯片定律
名詞解釋 每個人都知道薯片是高熱量的不健康零食。但很多人卻對它愛不釋手,他們一邊說話,一邊看電視,嘴里一片接一片地吃著那些薯片,他們已經永遠地愛上了這些油炸小零食,一口接一口,停不了手,停不了嘴,對它們的喜愛早已超出了對一般食物的滿足,而成了精神上的依賴。這大概和喝可樂差不多,有種習慣性的心理依賴癥。怎樣活用 善于發現老板對下屬最希望的要求,并努力讓自己符合這些要求,投其所好,這絕對是真理。比如說,老板喜歡圖表形式,那就多做點圖表給他看,無論是會議行程,還是度假安排;他一定喜歡。這不僅顯示出你對老板喜好的尊重,長此以往,他也會覺得你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酸黃瓜定律
名詞解釋 有這樣一個寓言小故事:有一根自以為勇敢的小黃瓜,不想變成酸黃瓜。于是,當它被主人浸到醋里時,就絕望地反抗,試圖不要浸染上周圍的味道。但結果當然是徒勞無用的,它也和別的黃瓜一樣,成了一根酸黃瓜。
怎樣活用 如果有哪個同事讓你當眾出丑,你可以事后處理。但如果給你下馬威的是老板,那你想單槍匹馬來對付一言九鼎的老板,八成是徒勞。因為對他來說,要周全的是整個公司的結構、規章制度,即使這些規矩在你看來很不合理。在這種情況下,你必須問自己,是否還能繼續忍受這份工作所附帶的壓力。如果你的身體狀況已經預報了一些問題,比如胃疼或是偏頭痛,這些都是身體危機發出的警報。你就要為自己做個長期的規劃,不妨在“五一”或“十一”這樣的跳槽黃金周,考慮另謀高就吧。
果汁定律
名詞解釋 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實驗,一個酒店董事長規定大堂經理完成一個任務:每天早上為700名酒店客人提供鮮榨的橙汁。第一位經理一口答應:“沒問題。”而事實上,他根本無法完成這個苛刻的要求。第二位經理則忙于解釋,他根本做不到,因為這對他來說,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最多只能提供濃縮果汁。這個人的解釋很誠實,但作為上帝的客人肯定不太滿意。而第三位經理則很聰明,他說“這是個很有難度的任務,但我們會竭盡全力完成它。不過,這需要不小的花費,我們需要增加人手和預算……”
怎樣活用 在面對有難度的挑戰時,你要明確表達愿意承擔責任。當然,前提是要了解清楚,這個項目是否太過于耗費精力,是否能實現。因為老板一般不看過程,只看結果。所以你要對他清晰地說明其中的曲折,讓他明白你的努力和付出。如果他能在別人后退,而你卻主動上前請命的風浪中看出了你的能力,那么,這無形中就會給你的工作表現加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