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你的身體,你最關心“誰”呢?是明亮的眼睛,潔白的牙齒,光潔的皮膚,還是纖細的腰身,修長的雙腿?可是,你有沒有想過,身體里的“棟梁”一你的骨骼也時刻期盼著你的眷顧。
可可真的不算胖,166厘米的身高,區區54公斤的體重。不過想要穿上Jessica、MNG的漂亮衣服,并且穿得玲瓏有致,還是加入到了減肥大軍的隊伍中,每日與黃瓜、番茄為伍。三個月、半年,骨感身材是有了,小蠻腰終于現形了,但在今年的慣例體檢時,卻被告知患有輕微的骨質疏松。會不會是醫生搞錯了,28歲,和骨質疏松這種媽媽病應該是絕緣的吧?
不過事實告訴我們,搞錯的可不是醫生,而是長期以來,我們誤會了“骨質疏松”這種病癥。
可能很多年輕的女性會認為骨質疏松只是媽媽、外婆才會有的病,至少在更年期以后,我們才要有所提防,定期補鈣。這樣想就錯了。根據最新的醫學報告,世界范圍內,已經有越來越多30歲以下的女性成了骨質疏松的患者,主要因為她們太少運動,吃得也不好。
誰動了我們的骨骼?
一項由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營養學專家組織進行的針對18到30歲的女性調查,得出了令人驚訝的結論,2%的女性患有骨質疏松,超過15%的女性正受到骨質疏松的威脅。而這些人中有相當一部分非常瘦弱。
因此,專家推斷,年輕女性之所以會得骨質疏松,主要與她們不良的生活方式有關,現代的生活方式對我們的骨骼而言,幾乎就在上演一場健康掠奪。這些女性為了身材而長期節食,很少吃奶制品;為了避免練出“可怕的肌肉”而拒絕運動……正是這些做法傷害了保護骨骼最為重要的三個因素:鈣、運動和雌性激素,最終導致她們也患上了骨質疏松。
骨頭也被減了“肥”
如今對于美麗的理想標準可以算得上是致病的“罪魁禍首”了。高級時裝所制定出的越來越修長的尺碼、電視廣告里T臺上骨感妖嬈的美女都在證明這個時代的美麗趨勢,那就是瘦!
越來越多的年輕女孩正在靠餓肚子保持苗條的身材,并把抽煙喝酒當成時尚。而實際的后果卻是,因為體重短期下降過快,愛美的女性在減去脂肪的同時,也減掉了骨量,這種做法很可能會影響骨密度,導致骨質疏松。而且太瘦小的人脂肪組織和肌肉很薄,當摔倒或受到外部重擊時,更容易遭受骨折危害。
缺乏運動的骨骼變得脆弱
此外,缺乏運動也讓我們的骨骼變得越來越脆弱。朝九晚五要為工作奔忙,誰還有閑情拖著疲倦的身體走進健身房?如果要問辦公一族們下班之后最常做的是什么,多半的回答一定是聚餐、逛街,或者趕緊回家蜷在沙發里,做個“沙發土豆”。
這似乎是我們大多數時候的生活寫照,我們安排了自己的工作課、上網課、音樂課、閱讀課,卻唯獨缺漏了體育課。
定期的運動其實也是不可或缺的。50年前的人每天步行大約17公里,而現在的格言卻是:可以駕車何必步行?但在獲取這種“輕松”的同時,我們也失去了鍛煉骨骼的機會。
運動能讓身體更健康,這其中也包含了骨骼健康。你知道嗎?宇航員在失重的情況下在宇宙中漂浮幾周之后很容易骨質疏松。這是因為當肌肉組織緊張時,產生的壓力會向骨骼上的肌腱轉移。特定的細胞會記錄這種力量作用。如果壓力足夠大,它們會向骨骼構成細胞發出信號。這一過程能夠刺激骨骼形成,使骨骼變得更密更結實。如果肌肉缺乏刺激,就會造成骨骼的質量和數量下降。
雌性激素,骨骼強壯的能量源泉
當節食一旦導致體重不足、身體的脂:肪含量低于19%時,雌性激素的含量急劇下降,甚至可能會導致月經停止。而雌性激素就像是女人的性別血液一樣重要。女孩進入青春期后,胸部和臀部都會開始豐滿,形成女性特有的曲線,皮膚也會變得白皙細膩,臉色紅潤,嗓音悅耳。甚至可以說,它掌控著女人的一生。對骨骼來說,同樣如此。
人身上適當的脂肪組織能通過生化作用轉化成雌性激素,增加腸對鈣的吸收,促進骨骼的形成,防止骨質疏松。同樣,雌性激素的缺乏會使骨骼組織不能正常工作,骨質損傷加劇,癥狀如同更年期后的女性。而且骨骼不僅在量的方面萎縮,支撐骨架的微量結構也會逐漸惡化。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為什么身材過瘦的人更容易得骨質疏松。
強健骨骼的7件利器
當第一次骨骼斷裂發生后,骨質疏松會導致劇烈的疼痛和高昂的代價。這是每個女孩也許想起來就毛骨悚然的一件事情。不過不用擔心,雖然骨骼的迅速生長期是在17歲前,但30歲前的保養也會對骨胳的健康程度起到決定性作用。只要及時治療、積極預防,骨骼的損耗是可以有效制止、甚至解除的;運動、陽光和富含鈣質的飲食就是防止骨質疏松的最好方法。
1.對抗萬有引力的運動
肌肉和肌腱的充分運動對骨骼的生長都會起到刺激和穩定的作用。對肌肉的組織和協調有利的各種運動都值得推薦,比如力量和塑形訓練、登山、步行、跳舞和球類運動。骨骼健康方面的專家建議說,對抗萬有引力的一類運動對骨骼質量的提高幫助特別大,比如跳躍、跳繩或者在蹦床上跳。而且運動還對改善女性的睡眠、皮膚彈性都有幫助,不愛運動的姑娘可別再偷懶了。
2.酸堿均衡的飲食
酸堿均衡的飲食無疑是骨骼健康的基本前提。但是,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堿性食品(主要是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太少,而酸性食品(主要是所有肉類)的攝入量又太多。結果就是:為了將多余的酸性物質中和,身體不得不從骨骼中溶解一定量的鈣以滿足中和的需求。當然,這也不是說我們應該完全放棄肉類、牛奶和奶酪等食品,而是應該在攝入酸性物質的同時不要忽略了身體還需要同樣多的各類蔬菜和水果。
3.奶制品中的鈣
骨骼每天需要1000到1500毫克的鈣才能保持健康。奶制品當中含有豐富的鈣質。1/4升牛奶加上一杯酸奶和50克奶酪就能滿足你一天所需的鈣含量。另外,礦泉水、蔬菜、核桃和谷類都是很不錯的鈣質來源。至于鈣片,只有不能吃奶制品的人才有必要服用。
小竅門:別忘了補充維生素C,它能幫助機體更好地吸收鈣質。
4.幫助鈣質吸收的維生素D
維生素D能改善肌肉的功能,對鈣質在骨骼中的吸收也是必不可少的。每人每天需要攝入400到800毫克。在夏天,機體的維生素D基本由自身提供:曬15分鐘太陽就能滿足需要。到了冬天膳食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有海洋魚類和魚肝油含有足量的維生素D。如果不喜歡吃這些,可以選擇服用補充營養的藥片。不過曬太陽的時候千萬記得,可別隔著玻璃曬哦,它看起來透明,實則恰恰阻隔了我們和維生素D的接觸。
5.蔬菜里的維生素K
直到最近,人們才知道維生素K也對骨骼的穩定性起到很大作用。每天攝入200毫克的維生素K對身體很有益。香菜里就含有較多的維生素K,日常一天使用的香菜中已經含有25毫克。另外,洋蔥、菠菜、茴香、甘藍、花菜、大白菜等也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K。
6.多吃豆類
研究發現,大豆食品可適當減少骨折和骨質疏松的危險。豆類富含鈣質,一杯煮過的豆子的含鈣量,超過100毫克。如果喜歡吃豆腐等豆類制品,那么,這些食物里也含有豐富的鈣質。同時這些食物里也含鎂,而鎂和鈣都是骨質成長的要素。此外,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含有與女性雌激素的結構非常相似的異黃酮,被認為可以和天然雌激素產生同樣的效果。有助于預防骨質疏松癥。
7.當心骨骼殺手
咖啡因、酒精和尼古丁以及食物中的一些特殊成分(碳酸鹽、草酸、蛋白質和食鹽等)會減少骨骼中的鈣含量。不過也不必過分擔心,只要攝入得不是太多,并且按照上面的提示調整飲食習慣就不怕這些“殺手”啦。
專業醫院推薦
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東街31號電話:010-58516688
上海長征醫院:上海市黃浦區鳳陽路415號電話:021-63610109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州市白云機場路16號電話:020-3659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