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涼山民主改革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我驚嘆我那十幾年前曾因腦溢血,后來一直患有老年癡呆癥的八十歲父親。他老人家雖然因為病癥不愛說話,但是,只要一提起有關涼山民主改革話題,他的思維頓時十分清晰,言語流暢,飽含激情,人也頓時精神起來。
記得今年春節,我們在外工作的幾個子女全部回到昭覺與父母團聚。大年初三,全家來到了松柏滿坡的昭覺烈士陵園。那天,燦爛的陽光照耀著大地,無私地溫暖著每一個人。我們攙扶著老父拾級而上,一座墳塋一座墳塋地看每一個烈士的姓名和事跡介紹。突然,在一排墳塋前,父親一下激動起來,兩行清淚順著他臉頰的皺紋流淌下來,他用手撫著墓碑,聲音顫抖著對我們說:“這是我在民改基干隊時的領導,這是我的戰友,他犧牲的時候就倒在我身邊,這幾個都是我的隊友……”
看著父親衰老的身體在陽光下愈發清瘦,看著父親為戰友而流淚而深思,看著那一排排的墳塋,看著大涼山那座座相連的大山和條條日夜流淌的河流,我的心中有了深深的震撼。逶迤蒼茫的八百里涼山歷經了從奴隸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的艱難歷程,從奴隸社會一步跨越到社會主義社會。這,就是我們生長的熱土大涼山。在涼山,黨的民族政策象和風細雨,催開了涼山這朵瑰麗的奇葩,讓涼山各族人民煥發了青春,使長期封閉的彝區走進了新時代。因此,涼山彝區的民主改革,是黨取得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之后,根據涼山實際情況作出的必然選擇,同時,也是涼山廣大群眾殷切期盼的一場偉大變革。正因為實行了民主改革,徹底廢除奴隸制度,廣大的勞動人民和奴隸群眾才獲得了徹底的解放和人身自由,成為新中國的主人。從1955年3月到1958年3月,涼山民主改革歷經三年的艱難困苦勝利完成,解放了奴隸,分配了土地,建立了基層政權,為涼山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設開辟了廣闊的道路,為涼山的發展帶來了生機與活力。
今天,當我翻閱涼山民改有關資料,回味涼山民改的恢宏場面,深深地感到涼山能有今天——衛星從這里升空,高速公路穿越雅攀,飛機騰空直達省內外,這一切的一切都與涼山民主改革的勝利分不開,都與為民主改革獻出了寶貴生命的兩千多名解放軍戰士、地方干部、民兵和民改積極分子分不開。
讓我們深深地銘記那些為民主改革做出貢獻的各族兒女,銘記為民主改革而犧牲的先烈們,銘記民主改革那段特殊的歷史。
大樹的記憶是年輪,人類的記憶是歷史。涼山民改是彝區永恒的記憶,對于這段特殊的歷史,現在、未來,大涼山都永遠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