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教學是弘揚中華詩詞文化的前沿工作,對于加強學校的德育、智育和美育功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起著不容低估的作用。因此,重視詩教是整個民族教育尤其是學校教育工作所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語文教師則更是責無旁貸。如何搞好詩詞教學呢?
凡事預則立。課堂詩詞教學,要取得好成效,語文教師理所當然要進行教學設計,也就是要寫好教案。解、戴二位老師合寫的《過陳琳墓》的教學設計,可以說,匠心獨運,甚有特色。
首先,它依據(jù)本課在單元教學中所分擔的任務而確立的教學目的和重難點明確、適當;教學步驟和方法具體、靈活,而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立足于形成教學同步、雙向交流、學練結(jié)合、知能互進的格局;全課在教師的引領下交替、綜合運用誦讀、提問、啟思、點撥、答問、討論、評說等方法,重在激勵學生主動自覺求知,積極扎實訓練聽、讀、思、說能力。第二,在引導學生解讀時注意抓住重點關鍵詞語,研討其在具體語境中的特殊深層含義,從而深刻理解詩句和整篇作品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這里的字詞句篇的教學有效地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重在基礎知能的傳授與訓練。第三,結(jié)合課文體裁特點,利用電化教學手段,進行詩詞的朗誦示范和朗誦訓練,并且適度適量地介紹七律的有關常識。第四,針對課文內(nèi)容實際和學生思想實際進行必要的相關思想教育。
綜觀全篇教學設計,不難看出,從始至終貫穿著教者以生為本、教師主導的教學理念。它既是教學實踐中教師行為的航標,又是原動力。有了教學觀念的更新,才會有教學實踐的創(chuàng)新。解、戴二位老師之所以能高屋建瓴,又能腳踏實地設計出有效方案,可說無不與此有關。
當然,教學設計只是施教前的一種構想和準備,在臨堂實施與操作過程中,如何使其教學形式變得生動活潑,氣氛變得輕松活躍,節(jié)奏變得輕快舒緩有致而又波瀾迭起,尚有待因時因情制宜,相機靈活處理。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就要看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及其藝術水平如何了。祝愿語文教師們在詩教園地上勤奮耕耘,收獲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