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貶官是唐代最常用的行政處分手段,唐代貶官制度具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貶官表現形式多樣,唐代貶官的基本表現形式是降職,除此之外,還包括由實職改任閑職和由京官貶為外官或由內地貶至邊遠地區任職;二是貶官的適用范圍非常廣泛,從官吏輕微的違紀、失禮到嚴重的職務犯罪都可以適用貶官;第三,貶官在唐代屬于較輕的行政處分手段,但是貶宮中的左降官的后果卻比笞、杖和徒刑還要嚴重,在皇帝的詔令中常常將左降官與流人相提并論。唐代貶官的廣泛運用不僅混淆了刑事處罰與行政處分的界限,而且侵奪了御史臺和大理寺的司法權,貶官的廣泛運用對唐代法制起了破壞作用。
關鍵詞 唐代 貶官制度 行政處分 左降官
[中圖分類號]K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47—662X(2006)01—01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