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愛人的收入加起來有6000多元,和同齡人相比,也算是小康之家了,可我們還是經常感覺錢不夠花。讓我一直想不通的是,為什么收入不及我們的老同學都成了有房有車一族,而我們卻還在為“月光”而發愁。
前不久,我和愛人算了算上月支出的財務賬,結果讓我們驚嘆不已。除去30%的正常開支外,其余都是不經意間“刷”的。由于我愛打扮,先生愛打牌,加之兩人應酬太多,才使辛苦賺來的錢又像洪水似地流走了。
經過一番仔細研究后我們才突然明白:掙多掙少不是關鍵,具備一個善于理財的頭腦才是重點所在。痛定思痛,我終于決定做個快樂的吝嗇鬼,制定了組建家庭以來的第一份理財計劃:兩年內購房,首付和月供都由自己獨立承擔;五年內買車;除正常投資之外,一般不動用存款,為將來孩子的出生做好準備。
高手支招
為了實現我們有房有車的目標,同事為我們推薦了一位理財高手。他的妙招使我們銀行的存折猛增到6位數。現在介紹給正在“月光”線上掙扎的兄弟姐妹們,不妨參照大師的指點試試。
1.量入為出。對于“月光”族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消費欲望。首要的理財方法就是要建立一個理財檔案,對一個月的收支情況進行記錄,看看錢到底流向了何處,并逐月減少“可有可無”和“不該有”的消費。同時,用工資存折開通網上銀行,隨時查詢余額,并根據存折余額隨時調整自己的消費行為。
2.強制儲蓄。我們可以先將兩人收入分為兩部分,其中一部分用于日常支出,另一部分強制進行儲蓄,在銀行開立一個零存整取賬戶。另外,還可以在銀行開辦“一本通”業務,授權銀行只要工資存折的金額達到一定的數目,便可自動將一定數額轉為定期存款。這樣,“月光”族的錢袋就有了底兒。
3.適時投資。如果我們的積累達到一定金額,而當地房產又具有一定增值潛力時,可以考慮辦理按揭貸款購買住房。另外,每月拿出一定數額的資金進行國債、開放式基金等投資的辦法也值得采用。
4.理性消費。商家促銷的花樣越來越多,各種誘惑使不少人患上了“狂買癥”,所以我們在購物前必須先考慮一下自己的這種消費是否合理,然后再做決定。
5.謹防“透支”。持卡消費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對于像我們這樣有沖動消費的人群來說,使用信用卡時可要慎之又慎,一不小心就會因滿足一己之欲成為“負翁負婆”。此外,貸記卡也有透支功能,使用時也需要謹慎對待。
6.自己動手。叫外賣、吃館子是“月光”家庭司空見慣之事,不少家庭的開支竟然占到月收入的1/4。自從聽從專家的建議,自己下廚學會烹飪后,就餐更衛生,生活也更有規律了,同時也為我們節省了一筆相當可觀的日常支出。
一己之見
我和愛人經過理財過程中的諸多考驗,也總結出了幾點自己的經驗,在此與大家一同分享:
1.請老人幫忙。我們輪流將雙方的父母接到家里來住,雖然起初有點兒不習慣,但時間一長也就逐漸明白有老人的好處了。經常在家陪著老人,不僅增進了彼此間的感情,還找到一個不參加朋友聚會的好理由。此外,父母大多是理財的專家,可以成為我們理財的長期顧問。
2.盡量使用現金。除去必需的生活費外,我們把剩余的錢一律存入銀行。與刷卡消費不同的是,把有限的現金帶在身上,能使我們養成理性消費的好習慣。
3.建立“生活賬本”。每個月我們都制定詳細、合理的購物計劃,將預算及最后支出記錄在案,做到消費時有的放矢,不亂花一分錢。
4.多居家,少外出。這無疑是最省錢的方式,待在家里培養點兒業余愛好,或組織家人或死黨“搞野營”,可能在一些人看來比較吝嗇,但自有樂趣在其中。
對于像我們這樣一個底子薄的“月光”家庭來說,想一下子暴富是不切實際的。但我們堅信,只要從身邊的點滴做起,堅持不懈,聚少成多,總有一天會擺脫“月光”的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