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國詩歌仍舊蕪雜而又繁茂地生長著。詩人開放、執著,競相自由地層示不同藝術觀念以及對詩歌的不同理解,通過各不相同的作品呈現著新詩的駁雜與豐富、經驗與智慧。翻開2m5年的文學期刊,會不時有讓人眼睛一亮、讓人動心的詩作;陌生的新人與詩的陌生化展現了創造力的勃勃生機與新的探索:一些老詩人、名詩人的新作令人贊嘆;詩歌活動此起彼伏,詩會、詩歌研討會之多,似乎有上世紀八十年代詩歌熱的回歸意味;而詩歌的總體水準、多種不同的寫作方式似已漸近成熟;2005年,應當說仍舊是中國新詩平穩發展的年度。
新的詩歌熱潮,具體表現在網絡詩歌的興盛以及民間詩刊、詩報對網絡和民間詩刊作品的大力推介。細心的人不難發現,活躍的詩人,尤其是青年詩人,他們的作品幾乎同時或先后在不同的刊物上發表。真正的好詩、好詩人已引起了廣泛的注意,不管他的作品是在網上還是在哪一種刊物的紙頁上。因為在任何時候,好詩總不會太多。而媒體的炒作和爭議在本年度已日趨減少,更多的是沉下心來寫作的人,因為炒作和詩歌本身的關系不大。
就寫作狀態而言,那種具有發現性的、對事物有透徹理解的智性寫作是具有難度的寫作,一些讓我們會心的作品讓中國新詩達到了新的高度。而一些傾心于日常生活、具有情感深度、注重敘事性與細節的捕捉的詩作,也頗有意味。就我看來,無論是書面語與口語白話,都有好的作品留下來,對不同題材、不同語境的深入挖掘,使中國新詩進入具有開拓性的新的境界。而一些詩人的寫作更為自覺,已經從不同觀念的影響下走出被籠罩的陰影,注重自己的寫作方式以及自己對詩歌的深入理解,正形成中國新詩的新的風貌……
總的說來,中國新詩仍在正常地發展,一大批青年詩人正值噴發期,以及更多的新人的涌現,形成了詩壇的主流,呈現出2005年中國詩歌的美麗、神奇與豐富。
(選自《2005年中國詩歌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