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蟲想過河。
那條叫“困難”的河波濤洶涌,一浪打來,“卷起千堆雪”。可是河的對岸卻鳥語花香,綠草如茵。毛毛蟲停住了,望著河邊木板上的提示語:“只有美麗的動物才能過去,小船一次只乘一位。”
于是梅花鹿過去了,孔雀過去了,毛毛蟲沒有;青鳥過去了,蜻蜓過去了,毛毛蟲沒有。她認為自己渾身是刺,不算美麗。可這時忽然有個細細的聲音說:“不,毛毛蟲,我欣賞你,你很美麗。”毛毛蟲被嚇到了,不知所措。她曾央求風帶她過去,風搖頭;她曾請求花瓣讓她乘一乘,花瓣不語。直到小木船帶大象過去之后船底裂了,所有的動物也都過河了,可毛毛蟲沒有。
于是她試著告訴自己:“你是美麗的。”細小的聲音又說:“當所有人都朝右走時,你要知道左邊才是正確的。”毛毛蟲堅定了信念,大聲說:“我要過河。”
這時候,春雪融化了,嚴峻的山峰噗哧一聲,將冷臉笑成了花臉,毛毛蟲感到自己正變化著,她變成蛹了,她在蛹中奮力掙扎,終于,一只美麗的蝴蝶飛了出來,輕盈地飛過了大河,飛向了她向往已久的對岸。
知道那個細細的聲音是誰嗎?那就是春天,心中的春天啊!
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只毛毛蟲,毛毛蟲想超越自我克服困難,那她就得先欣賞自己。
有的時候,我總覺得自己像一條毛毛蟲,整天扭動,還會刺傷人,可是當我遇上困難了,我就會讓自己想這個故事,永遠不要否定自己。當別人對弱者冷嘲熱諷時,我會想:“別得意,他其實也是一只蝴蝶!”
看過一部法國的電影,名字就叫《蝴蝶》:一位老人的兒子臨死前告訴老人,要找到一種叫“伊莎貝爾”的蝴蝶;一個出身于單親家庭的陌生小女孩,自愿跟性格怪僻的老人出城捕蝴蝶;當“伊莎貝爾”要到手時,小女孩卻破壞了這一切,而老人終究原諒了她。
因為“伊莎貝爾”是心中美好的事物,老人也終究會相信自己,欣賞自己。小女孩就叫“伊莎貝爾”。
不管你是怎樣的一只毛毛蟲,試著欣賞自己,像特洛伊古城上刻的那行字一樣:“當所有人都向右走時,我會陪你朝左走。”
【點評】
本文構思有創意,寬題能窄做。文章既能緊扣話題,又能在選材上獨樹一幟,避開材料的平庸與表達的雷同。標題很獨特,欣賞“毛毛蟲”,這是一般學生難以想到的,這正是本文小作者的高明之處;而以“毛毛蟲”為欣賞對象,立意高遠隱含其中。另外文章段落間過渡自然,鋪陳拓展井然有序,結構嚴謹;運用名言結尾,意蘊深遠。美中不足的是,鋪陳部分用墨似乎多了些,若在“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只毛毛蟲,毛毛蟲想超越自我克服困難,那她就得先欣賞自己”這一部分后著墨濃一些,主題就更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