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電腦
這個行業主要從事電腦及其他辦公自動化設備的清洗、保養及維護工作。隨著電腦價格大幅度下降,如今普通家庭也大都配備了電腦,業內人士分析,近幾年內該行業日益紅火原因有兩點:一是迎合了時下電腦用戶迅猛增加而產生的服務需求;二是電腦清洗業雖是一門技術產業,但投資卻不多,而其經濟效益可持續增長下去。正常情況下,一年時間可賺回成本,經營好的當年就能盈利,這個新興行當的前景必定一片陽光燦爛。
洗眼鏡
徐先生鼻梁上架一副眼鏡,由于眼鏡整天和外界接觸,灰塵特多,而眼鏡布的清潔效果并不理想。針對眼鏡的受污特點、易臟部位,他精心配制了一種有效的清洗劑和一套專用工具,對于手工無法洗到的部位,采用超聲波清洗。同時在清洗過程中加進香料,洗后的眼鏡不僅一星期不上霧,還清香怡人,戴上叫人精神爽快。嘗試經營中他發現很多人有這種需求,尤其是年輕人希望天天戴上副干凈舒適的眼鏡。不久,他正式干上這個行當,清洗一次收費2元錢,經常光顧者,發放會員卡,洗30次只收20次的錢,結果贏得不少回頭客。
洗鋁壺
長期經營茶館的劉先生一直有個頭疼的事情:每次清洗8只鋁壺內的水垢要花去他大半天時間,而且還只能小心而緩慢地敲打,水垢才一點點不情愿地脫落。有天他偶爾在報上看到一則“鋁壺快速清除水垢劑”的配制方法,他試著去化工商店購買原料,照著報上說的去弄……沒想到效果真的與報上介紹的一樣,幾分鐘就將一個鋁壺中的水垢洗得干干凈凈。他心里想,這可是個冷門生意!他馬上配制了一些清洗水垢劑,在街頭掛出“專業清洗鋁壺”的招牌,沒想到一些家庭主婦見到牌子后,紛紛拿出自家的鋁壺,第一天他就為人家洗了近50個水壺。此后,他玩起游擊戰,每個居民區蹲一個星期,一個月下來居然賺到1000多元,遠遠超過了茶館的收入。現在,他已將茶館交給別人去打理,自己則穿梭街頭賺大錢去了。
洗招牌
一天,下崗工人小李在街上閑逛,無意中發現許多酒樓、飯館、商店、鋪面等門口上面的廣告招牌都布滿了灰塵,看上去很不雅觀。他靈機一動:自己沒事做,不妨去給這些老板擦洗廣告招牌。一試,結果大受歡迎,3元5元內,任憑老板們給。第二天,小李請來了一位失業的同學,兩人還專門買了一架鋁合金的梯子,兩個裝水的桶子,正式干起清洗廣告招牌的行當,有時講好了價錢,但完工后,看到他們那副辛苦樣兒,有的老板不由得多給他們幾塊錢。風雨無阻一個月下來,他倆都瘦了一圈,但每個人口袋里都多了近800元。這份“工資”比以前的月薪多了近200元呢!盡管每天下來感到十分疲憊,但憑自己的創意和勞動賺錢,心里非常充實!
(編輯/饒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