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K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0—8750{2006)4—79—3
最近,筆者在畢節市青場鎮群眾的幫助和指引下,對豬拱箐苗族起義遺址進行為期五天的實地考察。
早在20世紀50年代,貴州省相關部門曾經確定兩個苗民起義重點研究項目:一是黔東南張秀眉,一是黔西北陶新春。黔東南起步較早,省地縣三家十分重視,投人大量人力物力。2001年農歷3月15日,由各界人士倡儀和贊助的張秀眉石雕像屹立于清水江畔,臺江縣人民政府撰寫碑文,謳歌張秀眉苗民起義不朽歷史功績。張秀眉苗民起義研究的成功促進黔東南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旅游產業的發展,由旅游產業催生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如雨后春筍在黔東南大地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