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鯊魚是名貴的養殖新品種。淡水鯊魚原產于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江河、湖泊,是東南亞國家重要的養殖優良品種,也是人們最喜愛的垂釣魚類。
淡水鯊魚肉味鮮美,無小刺,在東南亞國家和我國港、澳地區被視為名貴食用魚,香港市場售價為80 ~ 100元/公斤,且供不應求。
淡水鯊魚喜群集,喜生活于水流緩慢的深水處,特別喜歡生活在漂浮的植物底下,對水質環境的適應能力、抗病力和耐運輸力皆較強,當養殖的鯉科魚類嚴重浮頭時,淡水鯊魚卻還能正常生活。
淡水鯊魚是熱帶性魚類,對抵抗低溫的能力十分弱。其生長的適溫是20 ~ 30℃,當水溫降到15℃時活動減少甚至停止攝食,當水溫降到13℃以下時就會凍死。如在有溫泉水或工廠化余熱水的地方養殖或越冬,則比較經濟合算。
淡水鯊魚屬偏植物性的雜食性魚類。在池塘能充分利用有機物碎屑、水生昆蟲等,在人工養殖條件下能攝食各種動、植物商品飼料。
淡水鯊魚生長快,在自然環境的江河中最大個體可達27公斤,在池塘養殖一年其個體可達2公斤以上,池塘養殖時,每667平方米(1畝)放3 ~ 5厘米的淡水鯊魚苗800 ~ 1000尾,初期投喂冰鮮魚漿拌鰻料,以團塊狀投喂,投喂量為魚體重的10% ~ 15%,一個月后投喂粗蛋白35%左右的顆粒飼料或膨化顆粒飼料,投喂量為魚體重的4% ~ 5%,經四個多月的養殖,魚體重可達1公斤左右。
(山東省濟南市山東省淡水水產研究所 宋永安 鄭玉珍 郵編:2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