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 件 回 放
2003年3月初,高維宏老人拍攝的UFO錄像公開后,立即引起了社會各界和媒體的廣泛關注。
《北京娛樂信報》、中央電視臺、《新聞夜話》等媒體都給以大篇幅的報道,反響強烈,也引起了公眾對UFO現象更多的關注。
為此,北京UFO研究會專程采訪了當事人,并展開了一系列的調查活動。6月22日,我和周小強、趙健忠到昌平高維宏的家中拜訪。根據高維宏介紹,這段錄像是在他居住的小區面向西方所攝,時間是晚上18時。
當天,在小區內散步的他無意間抬頭透過西邊樓房的間隙發現遠方的天空有兩個發光的東西。仔細一看,這兩個發光物呈上下排列,后面拖有光尾,并在移動,他一直看到它們飛離視線。
不久,在西邊的天空上又出現了一個發著橙色光的物體,后面拖著長長的煙狀的軌跡,速度比前面更慢。一向對不明飛行物、神秘現象等感興趣的高維宏一見,趕忙跑回家取來攝像機,對準再次出現的發光物體拍攝了起來。一直到物體被遠處的樓房擋住,時間在50秒左右。
后來,高維宏通過別人介紹找到北京UFO研究會,希望能得到解答。
為了幫助我更好地研究這一事件,高維宏慷慨地讓我們拿走他的原帶,進行復制研究。
我們了解到,此后高老對UFO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有點癡迷。不僅多次與我們一起探討研究,而且自愿擔當UFO觀察員,時時觀察天空。家中的攝像機常備不懈,每天散步時總是抬頭望天,仔細搜索著天空的每一個角落。
“2·10”UFO事件發生后,據高維宏自己統計,2003年10月18日~2004年4月初近半年時間,他看到和拍攝下來的UFO影像就有170余例,耗用了300余小時。
2004年2月14日17時40分~20時30分,他共發現6例,其中有一例高維宏認為是典型的UFO。
大家對高老執著的精神表示欽佩,認為研究UFO就是要有這種精神。對他所拍攝的內容,經鑒定大多為飛機軌跡,是傍晚北京西北部上空幾乎每日都出現的飛機,但這些內容可作為參考資料保存,以便進一步研究、比照。
分 析 判 斷
那么,高老2003年2月10日所拍攝的不明發光現象究竟是什么呢?
我們對附近鄰居進行了調查,沒有其他人在那一天看到此物,更沒有人拍到照片,在那以后的各種媒體也未見類似的目擊報道。但是,對高維宏拍攝的這個錄像帶的真實性,則完全可給予肯定。
除圖像不太穩定外,基本還較完整,尤其是拍攝錄像包含了房屋、樹木等參照物,提高了現場感。
2003年3月8日下午,北京UFO研究會在信息學院會議室召開專題研討會,重點剖析了高維宏拍攝的“2·10UFO”錄像。
會議請來的當事人高維宏在一邊播放錄像的同時,一邊詳細介紹當時的情況。
對于有專家認為是熱氣球的說法,大家進行了討論。熱氣球不會是橢圓形,而且不會拖著長長的煙狀尾巴;其次,那個物體肉眼看起來是緩慢移動,這說明它的實際速度很快也很高,而這是熱氣球達不到的;第三,那個物體是橫向勻速移動的,這和熱氣球的移動特點也不符。
至于飛機,高維宏講,他所居住的地方每天隔幾分鐘就有飛機飛過頭頂,他不會不認識的,飛機拉煙也不會有這么粗。
經過與有關專家研究和多次探討,排除了飛機、氣球、昆蟲、風箏、云彩、燈的可能性。
筆者曾提出根據其頭部發光、尾部拖有煙霧的現象,認為這很像是一種燃燒的墜落物,比如現在天上有數不清的航天器,如有些墜毀的殘骸或廢棄的器件等,會進入大氣層摩擦燃燒。
但是也有人認為這不可能是人造天體的殘骸,一是墜落物不會有向上飛行的軌跡,二是墜落物總會落地的。而那以后并未見相關報道,就此否定了殘骸墜落物的說法。
根據現有情況來看,大家認為高維宏2月10日所拍物體是UFO。總之,這段錄像還是很值得研究的。
科學的探討是永無止境的,這個發光飛行物到底是什么?目前還無法判定,還有待于今后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