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樹金龜子》選自法布爾的《昆蟲世界》,是一篇介紹動物生態的科學小品文。
法布爾,法國昆蟲學家、作家。他用充滿童趣的觀察眼光,豐富精確的科學知識,再加上人生的真情體驗,著成一部在世界自然科學史與文學史上都享有盛名的《昆蟲世界》。他一生中的最大興趣,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蘊含著的科學真理。
一、 關注自然,細心觀察。達爾文贊揚法布爾是“難以效法的觀察家”。的確,法布爾摯愛著昆蟲,他像一個對這世界充滿好奇的大男孩,窮畢生之力, 奔波于森林山野,數十年如一日,放大鏡和筆記本不離手,觀察研究昆蟲。《松樹金龜子》這篇課文,可以看作是一篇科學觀察報告的典范。
對觀察的結果,作者以科學的態度進行介紹。可以確定的,用肯定的語言,如說雄金龜子的折扇“是發育成熟可以求偶的標志”;對推測得到的,用不確定的語言,如“它們可能要到深夜才交配”,“它們是有可能一唱一和”,“我無法作證”;對沒弄清的,也明白地告訴人們,如對昆蟲為什么叫的問題,作者明確地說:“還沒有搞清楚。”
二、關愛生命,流淌詩意。童趣賦予了法布爾筆下的語言以詩意,使本來晦澀枯燥的學術著作露出和善的面孔。《昆蟲世界》中栩栩如生地記錄了昆蟲世界中各種各樣小生命的食性、喜好、生存技巧、天敵、蛻變、繁殖……尤其對昆蟲的描述,既充滿童趣,又富有詩意和幽默感。選文在很多時候把松樹金龜子當作人來寫,使之具有人的愛憎感情和思想行為,這種擬人的手法的運用,讀來令人感到十分親切。把金龜子人格化,表現在兩方面:
1. 直接把金龜子當作人來描述。作者使用的詞語,幾乎全部是寫人的詞語,如“儀表堂堂”、“慈母職責”、“大獻殷勤”、“視而不見”、“舞蹈表演”、“炫耀”、“獻媚”、“無動于衷”、“大喊大叫”等等。
2. 通過作者對松樹金龜子的人文關懷反映出來。作者對金龜子的外表、習性、婚戀、繁衍和死亡的描述中無處不滲透著人文關懷。“別去打擾它吧!”這句話充滿了對松樹金龜子的關愛。“它是暑天暮色的點綴,是夏至那天鑲在天幕上的漂亮首飾。”是作者在用詩的語言贊美金龜子的美麗。
正是這種對于生命的尊重、熱愛與敬畏之情,給《昆蟲世界》這部普普通通的科學著作注入了靈魂,讓法布爾獲得“昆蟲詩人”的美譽,雨果也稱贊他為“昆蟲世界的荷馬”!
三、準確選用動詞,注意修飾限制性詞語的運用。為了科學地說明松樹金龜子的生態,作者準確地選用了動詞。如:“大多數金龜子嘴里啃著松針,后爪鉤著樹枝,露出很滿足的樣子。有的甚至咬著松針在那里打瞌睡。直到黃昏再次降臨,它們才重新在空中飛舞。”加點的動詞用得非常準確,如果把“啃”換成“吃”,把“鉤”換成“抓”,把“咬”換成“嚼”,那么就會大為遜色。用詞的準確,增添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再如:“點綴著一些白色斑點”,“至少也跟雄蟲一樣需要有高度靈敏的感覺器官”,“慢慢地老死”等,加點的這些詞語起著修飾作用、限制作用,如果刪去,就會影響語言的準確性。
嚴謹的科學態度、細致入微的觀察、詳細深刻的記錄與浪漫的想像力、細膩的感受力、精煉清晰的文筆結合在一起,法布爾對于大自然真誠的熱愛躍然紙上,令人心曠神怡。能夠讀到這樣集科學知識、文學藝術和真情實感于一身的篇章,實在是一件幸事。
*注:見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4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