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博客:
blog的全名應該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網絡日志”,后來縮寫為Blog,而博客(Blogger)就是寫Blog的人。Blocg是繼Email、BBS、ICQ之后出現的第四種網絡交流方式,是網絡時代的個人“讀者文摘”,是以超級鏈接為武器的網絡日記,是代表著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著新的學習方式。
米蘭·昆德拉在他的小說里談到法國人的傾訴欲,好像半數法國人都希望通過寫小說來講述自己的故事。現在好了,不光法國人可以毫無顧忌地傾訴心中的郁悶、煩躁、興奮以及失落,中國人也可以,因為我們有了博客。
2005年11月,拜新浪等網站拉名人開博所賜,博客這個概念第一次“飛入尋常百姓家”。隨之而來引起的“分子裂變”是,博客開始成為網絡百姓的一種習慣,一種直抒胸臆的精神領地。
體育明星作為大眾心目中的偶像和英雄,第一次離他的“粉絲”如此之近,普通人有機會和他平視,并可以指出他寫的某句話存在明顯的語法錯誤。這種待遇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的,體育明星被眾人追捧或責罵,一是因為他們的關注度高于普通人,二是他們的文字水平實在讓人不敢恭維。但正是這種顯而易見的缺失現象一下子擦去了那些冠軍的光環,原來他們也和我是一樣生活的,原來他們的作文水平還停留在中學生階段。
其實,我們想探視體育明星博客生活的真正目的在于,通過他們在網絡上漫無目的的生活記載,通過他們日常生活里的只言片語,讓那些忠誠的追隨者了解他們的偶像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至少這比追問他是什么星座或者她穿多大的鞋子有趣得多。遺憾的是,在搜遍網頁的準備過程中,我發現體育明星在博客上依然是一幅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大全”形象,他們在公眾面前還是不會好好說話。某CBA籃球明星博客更新程度直逼專業寫手,但他數月如一日的筆耕不輟不過是制造了一些訓練日記,難得的是,如此乏味的文字竟然還有殷勤的“粉絲”堅持給他留言、回復。
體育明星中最可怕的事莫過于他們一個月都更新不了一次博客。不要忘記你對讀者的承諾,既然你已經把你的名字帖在了網頁上,你就有義務去提供內容。同理,千萬不要以為生活中只有那些枯燥的日常訓練和一日三餐,在電視新聞里經常能看到你們的耳朵上別著白色的Ipod的耳機,相信你們對音樂的感悟以及關于某個電影的觀后感會比訓練文字好得多,要知道如何調動“粉絲”興趣,做明星也要職業些。因此,千萬不要隨便發文,發文只花三分鐘的做法絕對是錯誤的,你肯定沒有經過深入的思考。這種輕率而簡單的方法并不能證明你很忙,只能說明你對“粉絲”不夠用心。
網站的博客編輯對我說,因為沒有付錢給他們,所以不能要求明星們按時按量地更新博客,更不能讓他們去寫自己的私生活,哪怕是童年的。如果從生意人的角度來說,這種邏輯觀點是成立的。反過來看,如果花錢才能買到明星的真實生活的話,所謂的真實性恐怕已經遭到了莫大的侮辱。即便人人都有窺探隱私的習慣,但見得多了觀眾也會反胃的。
現在是個人都知道“徐靜蕾博客”制造了一個網絡神話,三個月的點擊次數竟然超過千萬,這是多大的一個泡沫啊!顯然,網絡群眾需要這樣的娛樂人物來調劑生活,老徐的千萬次并不代表她寫得有多優秀,也不表示她有多八面玲瓏。其實,想看美女圖片范冰冰李冰冰的博客上多得是,徐靜蕾的高明就在于她沒有裝腔作勢也沒有扭捏,一次像普通人一樣的生活記述能引來如此廣泛的關注,這才是最耐人尋味的。
可惜,體育明星中間現在還缺乏這樣一位人物。謝軍寫的不錯,但似乎關注度不夠,姚明有實力也夠分量,他應該是體育博客未來走向的標桿。某網站人士說,姚明很有可能在不遠時間內推出自己的博客,對于喜歡體育喜歡生活的人來說,這是個令人期待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