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溫室栽培草莓具有管理時間短(9月中旬栽植,1月份成熟,3月底結束)、收益較高的特點。
一、品種選擇
應選擇易成花、休眠淺、果個大、耐儲運、易著色的優良品種,如豐香、新星2號、春香、秋香、靜香、全明星、新明星、美國3號等優良品種。
二、適時定植
1.定植前土地的準備栽前整地,每667平方米(1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250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餅肥50-75公斤,氮磷鉀三元復合肥25公斤。將以上肥料均勻撒于田中,耕翻后灌水,待地面土干后整地。或于栽植前15天左右,結合整地將肥料施入溝中,與表土充分拌勻。整平地面后起高壟,一般壟高15厘米,寬50厘米,壟溝寬20-25厘米。
2.適時定植
選有5-7片展開葉、莖粗1厘米以上、葉柄短粗、根系發達、須根多且粗壯、色白、苗重35克左右、第1花序已形成的脫毒苗定植。定植時間為9月中下旬草莓花芽分化后,選陰天或晴天的傍晚進行。一壟雙行,行距20—25厘米,株距10—15厘米,每667平方米栽苗10000~12000株。定植時最好帶土坨,隨起隨栽,以提高成活率。栽時要使秧苗弓背朝向畦溝,讓花序著生在同一方向,并做到“深不埋心,淺不露根”,栽后及時澆定根水。
三、扣棚前的管理
從定植到扣棚是草莓植株營養生長旺盛期,主要管理措施有澆水、摘葉、去芽、除匍匐莖、噴藥、中耕除草及鋪地膜。即定植后2—3天內,每天澆1次小水,以后3—7天澆1次水,保持土壤濕潤,切不可大水漫灌;為減少養分消耗,應及時摘去老葉、病葉,摘除匍匐莖及早期產生的腋芽,只留兩個健壯腋芽;苗返青后,及時鋤草松土,噴1次50%多菌靈500~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藥時要均勻周到。為盡快提高地溫,大棚草莓必須覆地膜,選用效果好的聚乙烯黑色膜。覆膜時間以10月中下旬較好,蓋膜后立即破膜提苗。扣棚過早會使植株生長過旺,腋芽不易形成花序而易形成匍匐莖;扣棚過晚,植株已進入休眠狀態。一般在霜降以后,當日平均氣溫降至10-15℃時,就可以扣棚保溫了。
四、扣棚后的管理
1.控制適宜的溫濕度
(1)溫度調控:①保溫期,扣棚后頭兩周,保持較高的溫度,白天25—30℃,晚上10-2℃,最低不低于8℃。②現蕾期,保溫30天后,即進入現蕾期,此期白天25-8℃,夜間10℃,溫度不可過高,否則會引起花芽退化。③花期,花期適宜的溫度是14-20℃,最低8℃、最高28℃,如溫度過低花藥不能散發,過高授粉時間短、坐果率低。④果實膨大期,此期溫度略低,白天20—25℃,夜間6-8℃。⑤果實采收期,白天20-25cC,夜晚5—7℃。
(2)濕度調控:花期濕度60%,其余時期60%—70%。如濕度過低,可以通過掀起部分地膜或噴水提濕;如濕度過高,一般通過通風來降低。
2.肥水管理
為確保草莓豐產,追肥至少要進行4—5次,即蓋地膜前、盛花期、果實膨大期、開始采收期、植株恢復期。前期每20天追肥1次,后期每月1次。每次每667平方米施肥量以4-5公斤為宜。為提高肥效,最好將肥料溶于水中配成液肥追施,結合滴灌追施液肥效果更好。葉面肥為每隔5-7天噴1次0.1%尿素或0.2%磷酸二氫鉀,前期以尿素為主,中后期以磷酸二氫鉀為主,噴施時要避開花期,并且宜在下午2時以后進行。因草莓根系80%分布于地表下15厘米的土層內, 因此灌水宜少量多次。一般保溫前、保溫后、蓋地膜前各澆1次水,以后應結合追肥灌水,灌水一般在傍晚進行。
3.花果管理
(1)疏花疏果:疏花疏果從現蕾期開始,最遲不能晚于第1朵花開放,及時疏除高級次的花、病蟲果、畸形果,做到每花序留花4-5朵,每株留果10—12個。保溫后植株第2片心葉展開時,選晴朗天氣在植株芯部噴灑5-10毫克/升赤霉素,株用量5毫升,也可結合噴磷酸二氫鉀進行。
(2)花棚輔助授粉:草莓雖自花授粉結實,但由于日光溫室內空氣濕度大,溫度變化大,通風量小,昆蟲少,不利于草莓授粉和受精,須進行輔助授粉。在開花前7~10天每667平方米放一箱蜂,授粉效果良好。在栽植時,應選擇2-3個品種,以保證授粉。
五、適時采收
當果實變紅、變松、變甜時便可采收。采收宜在晨露剛干至中午高溫前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