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接到家里的電話,說一位叔叔去世了,從查出患有肝硬化到去世,前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家里人都說正值中年的叔叔是被嚇死的,得知自己有病后,成天提心吊膽,日漸消瘦,最終匆匆離去。
聽到這個消息,我非常難過,導致叔叔快速死亡的罪魁禍首不是他的病,而是他的心理素質。在被查出患病后,叔叔的第一反應是震驚、難以置信。這種反應是很正常的,突然得知噩耗,無論是誰都會覺得難以接受。但是,震驚過后應該如何應對,應該保持何種心態,這是至關重要的。
叔叔沉浸在持續的恐懼中,每天都想著自己快要死了,不斷地給自己進行這種消極的自我暗示,結果真的早早離去了。可以說,叔叔就是被這種不良的自我暗示帶走的。
自我暗示就有這么大的魔力!
曾經有一個員工被無意中鎖在冷藏室里,正逢下班時分,單位里已經沒人了。他特別害怕,擔心自己會被凍死。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他覺得渾身上下越來越冷,身子不自覺地縮成了一團。第二天,當人們發現他的時候,他已經被“凍”死了。然而,事實上那天晚上冷藏室里的冷氣根本沒有打開,里面的溫度完全不至于把員工凍死。導致那位員工死亡的,是他消極的自我暗示。
還有一個事例發生在美國一位電氣工人身上,這位工人在工作中碰到一根不帶電的電線,但他以為是通電的,在這種自我暗示下,立即倒地身亡,并且身上呈現出觸電致死的癥狀。
自我暗示的強大威力的確讓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當然,自我暗示的驚人力量也能被人類所用,為人類服務。
法國醫生庫埃就于1920年首創了讓病人用自我暗示來治療疾病的方法。他有一句名言叫做“我每天在各方面都變得越來越好”。他告訴病人要不斷地重復這句話,通過自我暗示,他的很多病人都得到了康復。研究表明,積極的自我暗示的確可以使人發生器質性的變化,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
還有一位學生深受考試焦慮之苦,平時學得很好,每到考試前就心慌意亂、寢食難安,進了考場更是大腦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來。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這位學生學會了積極的自我暗示,每次考試前都在心里默默地說:“我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我一定能行的,我肯定會考好的。”而在考場上,他學會了一邊做題一邊輕聲地自言自語:“真棒,這道題已經被解決了。”當遇到難題的時候,他就對自己說:“沒事,慢慢來,我難別人也難。先把它放放,回頭再來解決。”就是這種不停的自我暗示,幫助他最終走出了考試帶來的壓力。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會進行自我暗示,而我們的生活也不自覺地被它影響。消極的自我暗示,會讓我們生活苦悶,郁郁寡歡,甚至丟掉性命,而積極的自我暗示卻能讓我們身體健康,心情愉悅,還能促使我們解決難題,高效工作。
所以,無論你身處何方,從事著什么工作,面臨著怎樣的困難,都請保持積極的自我暗示,它會帶你走出迷惘,走向健康和幸福!
呂志斌薦自《青年心理》200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