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隱形的風,伸出那只看不見的手,輕輕摘落幾片枯黃的樹葉。
這是秋的一個經典細節,比那個抽煙的人信手扔掉帶海綿體的煙蒂簡潔而自然。
室內。老師很靈感地一悟,刷刷刷,在黑板上寫下新概念作文題目:落葉讀。
學生A:一葉知秋,滴水映日,皆為見微知著的生活例證。眼前這片落葉,就是一枚秋的郵票,它通知我們說:秋了,秋深了。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兮代序”。星星草和松柏樹,平民與總統,都一樣無法游離大自然規律的運作,孔子那句關于時光的名言,可以典而化之為:“子在樹下曰,逝者如落葉。”
無聲勝有聲的落葉,在我心的湖面,激起一輪波光閃閃的警示:我們惟一能做到的就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花須連夜發,莫等曉風吹”。在有限的歲月里,最大值地發散生命張力,拓展生命空間。當生命像落葉飄零時,不是一絲怨悔的嘆息,而是一聲金色的歡唱。
學生B:瑟瑟一片葉子,隱喻了生命的短暫,是“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一絕注釋。人們熙熙攘攘,來去匆匆,無一不受“名利場”的牽引,支配,驅使。紛紛環繞“利益”的軸心,近乎瘋狂地旋轉,奔波,最終千篇一律地寫成“一生疲累,疲累一生”的風俗史。
面對這片飽經風霜、瘦容如紙的黃葉,我們還能說些什么?與其明算暗計,紛爭于紅塵,何如“歸去來兮”,“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對月”。
學生C:落葉如金,閃爍果實一般的燦爛和榮耀。世界上沒有不落的葉子,重要的是擁有一段綠色的歷史。黃葉曾是一把緩緩撐開的綠傘,是一輪徐徐然長大的綠日。它用鮮嫩的青春和凝碧的光芒,綠了春天,綠了夏天,綠過一雙雙愛美的眼睛,綠過一對對牽手從樹下走過的愛情,最后無怨無悔地完成人生的行旅,抵達生命的驛站。從一撇一捺光譜般的葉脈,可以破譯出葉子的生命弧是怎樣的新美、絢麗。現在它恬然落下,落成一句“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古詩。
學生D:花開花落,葉青葉黃,乃為大自然的生態屬性。風花雪月本身并無美丑之分,金銀細軟亦無貴賤之別。“夕陽芳草本無恨,才子佳人空自悲”,“人間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和月”。那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曉來誰染霜林醉,點點都是離人淚”之類,皆是庸人自擾,無是生非。“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縱然“草木有本心”,又“何求美人折”,最終“落個多情反被無情惱”,“尷尬人難免尷尬事”。
學生E:經濟學把勞動劃分為抽象勞動和具體勞動。如果白馬非馬,那么落葉不落。“過來昨日疑前世,睡起今朝覺再生”。落日只是短暫的休眠,翌日清晨,太陽又將升起新一輪輝煌的生命。而來年早春,千枝萬椏也將再度插滿綠色的旗幟。時間或許會在某個個體生命那里打結、擱淺、斷裂,猶如一只鐘表因分針秒針折斷而停擺。而大自然和人類的車輪,將永遠滾動飛旋,駛向遠方……
學生F:春的新綠,夏的深秀,秋的熔金,都離不開葉子裝點著色。沒有樹葉的季節和原野,是一種殘缺和失誤,多么令人沮喪,乏味,感傷。葉子的意義有時與希望與信念一樣高貴,歐·亨利不就是用“最后一片葉子”,復活了一個女畫家的生命。因此,發明和創造一種比“克隆”更神奇的高科技手段,讓葉子新美如初,春意盎然,這構成我未來的理想……
學生G:一位女孩彎腰拾起一片落葉,噢,也許她要把落葉夾在“New Concept English”新概念英語書本,當成一枚別致的書簽——不,最好是一葉小舟,在知識的海洋里飛渡;也許她會把落葉作為一札詩意的饋贈——一片濃縮秋天的落葉,或許比一枝帶露玫瑰更富有內涵深長的意味和情義。
學生H:從遠處走來一個清潔工,他扛著一把竹子扎成的掃帚,木然地走近樹葉,嘩——嘩——,機械地把落葉掃在一起,之后,掏出打火機,叭地一聲,點燃。一片片落葉,在金色的火焰中,痛苦地舞蹈,呻吟,像一只只戀花的蝴蝶。一切復歸平靜。
選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