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姓黃,名雨……”班主任話音未落,“清燉黃魚湯。”不知哪個調皮鬼喊了一聲。眾生一陣大笑。這下他該發怒了吧!誰知他竟笑容滿面地對我們說:“當你把黃魚湯喝下去的時候,你會發現他是很好的營養品。”又引得一陣哄笑。這老師蠻和氣的嘛!從此,他便得一雅號“黃魚”老師。
沒想到就是這位和氣的“黃魚”老師倒制定了一套十分厲害的班規:不準在教室里吃零食,不準在教室里大聲喧嘩,不準……這些還只是小菜一碟,最讓人頭痛的便是問問題,每周若干個問題,不能完成的罰抄題目。這簡直是要我的命。我上了9年學,問過的問題加起來也不超過個位數。于是,我召集了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來個“公車上書”,證明這種辦法有各種各樣的弊端。講道理,舉事例,做比較……能用上的手法都用上了。滿希望他是光緒,支持我們改變班規。不料他竟是頑固不化的慈禧,臉一橫,聲音提高了八度:“班規定了,就是不能改變的。”不過也真難為他把這些材料看完了,因為那些材料足足有十頁。
入學第一次考試,一些同學考差了,精神不振,老是在失敗的陰影下。黃老師倒笑瞇瞇地走來道:“考差了有什么大不了,下次考好不就行了。你們考好了,我這次還不好吹牛,我們幾個老班主任的班都考差了呢!”說完,他還大手一揮,顯得成績不很重要的樣子。吹牛!居然還說自己是老班主任,經驗豐富呢!不過,這話也真靈,同學們又生龍活虎起來。
糟了!遲到了。我飛一般地沖進教室。還好,“黃魚”不在,這下可以免了大難吧,心中好不高興。
“你今早什么時候到的?”放學時,“黃魚”準時地站在了我的身后,把我嚇了一跳。他知道內情了吧。“6:50”我耷拉著腦袋。“不是吧,是6:5l。”我偷看了他一眼,他在那和氣地笑著呢。這下不用受罰了吧,我心中暗喜,連連點頭。誰知他臉一沉:“你遲到6分鐘,按班規中午提前一小時到校。”哼,剛才分明是“捉賊捉贓”得意的笑。我恨不得把他煮熟了吃掉。
不過,說句公道話,黃雨老師,的確是個負責的好老師。不信,常來我們七班,你會聽到這樣的歌曲:“黃魚黃魚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
袁野 插圖
[點評]
《我的老師》是學生作文的“當家菜”,從一邁進學校的門檻,讀書郎們便開始與一位位教頭過招。可教師的形象每每在學生的筆下出現,都是不茍言笑的。本文的小作者卻大膽用筆,為我們勾勒出一位嚴謹卻不失幽默的新型教師形象。這種大膽既表現在直呼老師綽號,又表現在調侃式的語言上。文章開頭一反傳統寫人記敘文以對外貌刻畫導入的做法,先聲奪人,以黃老師的自我介紹開場,給人留下鮮明印象。無論是文中的師生對話,還是結尾對網絡流行歌曲《老鼠愛大米》的套用,都巧妙自然,充分顯示了作者的機智談諧,也表達了自己對黃老師由衷的敬佩和喜愛。(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