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佳等

超速的愛情
一天夜里,男孩騎摩托車帶著女孩超速行駛,他們彼此深愛著對方。
女孩:“慢一點,我怕!”男孩:“不,這樣很有趣。”女孩:“求求你,這樣太嚇人了!”男孩:“好,那你說你愛我。”女孩:“好,我愛你。你現在可以慢下來了嗎?”男孩:“緊緊抱我一下!”女孩緊緊擁抱了他一下。女孩:“現在你可以慢下來了吧?”男孩:“你可以脫下我的頭盔并自己戴上嗎?它讓我感到不舒服,還干擾我駕車。”
第二天,報紙報道:一輛摩托車因為剎車失靈而撞毀在一幢建筑物上,車上有兩個人,一個死亡,一個幸存。駕車的男孩知道剎車失靈,但他沒有讓女孩知道,因為那樣會讓女孩感到害怕。相反,他讓女孩最后一次說她愛他,最后一次擁抱他,并讓她戴上自己的頭盔。結果,女孩活著,他自己死了。
就在一會兒的時間里,就在平常的生活里,愛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神話。 (推薦者:吳佳佳)

扁鵲的醫術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于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長兄最好,仲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么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發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根,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仲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他們都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推薦者:夢飛)
學會站起來
長頸鹿母親剛生下小長頸鹿,她就抬起長腿,踢向她的孩子,讓它翻了一個跟頭,四肢攤開。如果小長頸鹿不能站起身,長頸鹿母親就不斷重復地踢,直到小長頸鹿站立起來。當小長頸鹿終于第一次用它顫抖的雙腿站起身來,長頸鹿母親再次把小長頸鹿踢倒,她想讓它記住自己是怎么站起來的。
在荒野中,獅子、土狼等野獸都喜歡獵食小長頸鹿,如果長頸鹿母親不教會她的孩子盡快站起來,那么它就會成為這些野獸的獵物。
在每次被擊倒后,我們應該學會盡快站起來。
(推薦者:宋智勇)

維護法律的成本
一位校友在德國留學期間,在一家圖書館被扒手竊去錢包,里面有二十歐元,他不準備報警,可是圖書館的管理員卻報了警。
不到五分鐘,一位女警趕到現場,問了情況,便請他做筆錄。
女警察說:“圖書館的自動安全系統已經記錄了小偷的樣子,警察局今天就可以將小偷的照片貼到全區的各個警察局。如果仍然找不到小偷,我們會把錄像帶送到電視臺反復播放,直到破案為止。”
“我看算了,只有二十歐元,不必勞師動眾。即使抓到小偷,所花的代價也太大了。”他對女警說。
“不!我們是警察,不是商人,只有商人才講值不值,而法律的尊嚴是不能用金錢衡量的。小偷觸犯了法律,就必須受到法律的懲罰。”女警嚴厲地說。 結果,在電視臺播放錄像的第二天,小偷就落網了。
不計法律成本的國家和地區,付出的成本反而少,而報案難或不易報案的國家和地區,往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推薦者:梁澤輝)
騎虎難下
從前,有一個青年要到一個村莊去辦事,途中要經過一座大山。臨行前,家人囑咐他:“遇到野獸不必驚慌,爬到樹上,野獸便奈何不了你了。”年輕人牢記在心。上山不久,一只猛虎飛奔而來,于是他連忙爬到樹上。
老虎圍著樹干咆哮不已,拼命往上跳。年輕人本想抱住樹干,但卻因為驚慌過度,一不小心從樹上跌了下來,剛好跌在猛虎背上。他只得抱住虎身不放,而老虎也受了驚嚇,立即拔腿狂奔。另外一個路人不知事情的緣由,看到這一場景十分羨慕,贊嘆不已:“這個人騎著老虎多威風啊!”騎在虎背上的年輕人卻苦不堪言:“你看我威風快活,卻不知我是騎虎難下,心里惶恐萬分,怕得要死呢!”
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切勿盲目地羨慕別人。
(推薦者:聶勇)

便當里的頭發
小明鄰座的同學每天帶到學校吃的便當菜始終都是黑豆豉,而且每次他都會先從便當里撿出頭發之后,再若無其事地吃他的便當。同學們私下議論著:“他媽媽有多邋遢,竟然每天飯里都有頭發。”
一天,他邀小明去他家玩。
“媽,我帶朋友來了。”聽到他興奮的聲音之后,房門打開了,他年邁的母親出現在門口。“我兒子的朋友來啦,讓我看看。” 但是走出房門的同學母親,只是用手摸著房門外的梁柱,原來她是雙眼失明的盲人。這同學的便當菜雖然每天如常都是豆豉,卻是失明的母親,小心翼翼幫他裝的便當,那不只是一頓午餐,更是母親滿滿的愛心,甚至連摻雜在里面的頭發,也一樣是母親的愛。
先入為主的觀念,往往會影響人一生,要多觀察、多探討,才會有更多意外的發現。
(推薦者:吳佳佳)
甘露比暴雨珍貴
從前,有一位富人,由于樂善好施而遠近聞名。不管是做生意虧本無錢返鄉者還是沿路乞討的乞丐,只要被富人看到,他都會解囊相助。因此,每年都有人來報答他的恩情。
三年過去了,富人發現有一個人一直不曾來過。那是一個年輕人,三年前因為做生意虧本了,流落到富人的家門口時得到了富人的幫助。富人對那人的印象特別深,認為他沒再來,肯定有他的難處,所以連續三年給他寄錢,而且每年都會把資助金額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一倍,富人希望那位年輕人能夠盡快擺脫貧困而變得富裕起來。
就在富人決定再次將資助的錢讓人給那個年輕人寄過去的當晚,年輕人手持匕首站在了富人的床前,他要求富人給他一百萬美元。富人不解地問:“我總共資助你的錢,已經遠遠超過了你當年做生意時所虧的錢,為什么你還是不夠用呢?”
年輕人冷冷地說:“沒錯,我確實得到過你的幫助,也正是因為你的幫助,讓我建了高大的房子,娶了漂亮的妻子,生了可愛的兒子。可是,每當我想起我所得到的這一切全是別人的施舍時,我就想,我什么時候才能像那個施舍我的人一樣富有呢?現在,你還是乖乖地將錢交出來吧。”
雪中送炭,會使別人對你充滿感激,而炭送多了,便會使受施者習以為常,結果反而會因得不到滿足而產生恨意。所以,給予也需要技巧,久旱之后的甘露比暴雨珍貴得多。
(推薦者:凌風)
(本欄題圖、插圖: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