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利亞
講個小故事,名字叫“知足堂”。
有一個土財主,給人打賭說,天下必有知足人。別人不信,于是他就滿天下地尋找,想以此來證明自己說的沒有錯,可是找來找去,就是找不到,只好很失望地回來。
走到自家村頭橋上,突然聽到橋墩下有人在喊:“知足啊知足,真是太知足了!”土財主不信:我找了這么多時候,也沒有找到一個知足人,怎么回到家門口反倒碰上了?于是趕緊來到橋墩下,一看,是個乞丐,正在別人用過的一堆余火前取暖,嘴巴里還“吧唧吧唧”地嚼著一塊從火堆里扒拉出來的地瓜。
土財主覺得很奇怪,就問乞丐:“這個樣子,你就知足了?”乞丐說:“橋下能避風(fēng),余火能取暖,這地瓜雖說是人家吃剩下的,可它能充饑啊,難道這還不能讓我知足?”
土財主恍然大悟,高興得連連點頭:“你說得對,說得對啊,從今往后,我會讓你更加知足!”他把乞丐帶到家里,好酒好菜招待不說,還特地給他騰出間房來住,取名“知足堂”,讓丫環(huán)專心在房里伺候。
這一來,乞丐對土財主感激涕零,從此更加三句話不離“知足”兩字。
這天,土財主要出門辦事,臨走之前把家里的事都托給了乞丐,乞丐自然一一應(yīng)允。可土財主怎么也沒想到,待他辦完事回來剛踏進家門,那丫環(huán)就向他哭訴乞丐如何調(diào)戲她,土財主聽后頓時變了臉色。
隔天,土財主把乞丐叫來,拿出一封信,說:“我有個朋友在某地,辛苦你跑一趟,把這封信替我去送給他。”隨后,他又給了乞丐四兩紋銀和一匹白馬。
乞丐自然沒有二話,立刻騎馬上路,風(fēng)塵仆仆來到某地,可四處打聽,并無土財主要他找的那個人。這時,四兩紋銀已經(jīng)花盡,乞丐只好變賣白馬繼續(xù)尋找,可找了好久還是沒有找到。無奈之下,乞丐把土財主給的信拆了開來,想看看上面寫些什么,然后再作打算。
這一看不要緊,乞丐頓時后悔莫及。因為這封信其實是土財主寫給乞丐的,土財主在信上只有四句話:“知足堂前戲丫環(huán),忘了橋下那堆灰,四兩紋銀作路費,一去某地不復(fù)回。”
無奈之下,乞丐只有重操舊業(yè)。
于是就有了這句話:人心不足蛇吞象,勸君知足永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