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一超”的國家利益
美國的科技戰略目標是保持其“一超”的國家利益。
2004年,美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在題為《為了21世紀的科學》的研究報告中強調:“在保障國家未來的安全、繁榮,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上,科學是一項關鍵要素,而且一直是美國國家工作的重點。”布什總統說:“科學技術對國防和經濟從未像今天這樣不可缺少。”
2004年美國投入巨資,加緊推行一系列被稱為“美國創新的基礎”的重大研究發展計劃,“將科學成果轉化為國家利益”,確保其“一超”地位。
美國科技的首要任務是反恐和保衛國土安全,科技成為國家反恐的重要支撐,反恐研發取得很大進展,如:生物監測、生物盾牌、大氣監測、核輻射檢測、商用飛機防襲等。
振興美國經濟是美國科技的另一重要使命,為此,大力研究納米技術、網絡與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以及氫能、清潔煤等新能源技術,以占領21世紀科技和經濟的制高點。
此外,在推動雄心勃勃的航天等重點科技計劃、氣候變化研究等全球性科技計劃,以及積極開展“技術融合”(納米、信息、生物技術和認知科學之間的協同和融合)等方面,也都處于領先水平,體現了其“一超”地位。
美國2002年研發費用占GDP2.82%。
日本:貫徹“科學技術創造立國戰略”
日本貫徹“科學技術創造立國戰略”的重點有:繼續加大科技投入;重視基礎研究,力爭創造領先世界的科技成果;加強重點領域(生命、信息、環境、納米)研究開發;推進大科學及防災安全(核能、航空航天、南極觀測和海洋科學技術、地震及火山減災等)的研究開發;大規模推進科技教育改革,實現國立大學法人化,給大學“松綁”;大力推進“經濟活性化項目”,將科技成果產業化;推出“知識產權推進計劃2004”,并加強對日本市場上海外產品侵權現象的打擊力度等。
日本2001年的研發費用占GDP3.09%。
歐盟:欲做最具競爭力的聯合體
為了實現“到2010年將歐盟建設成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最具國際競爭力的歐洲國家聯合體”目標,歐盟2004年5月再次呼吁:科技進步永遠是歐洲一體化建設的火車頭,堅定不移地推進歐洲科技大聯合,以科技進步振興經濟,提高民眾生活質量,促進政治穩定,逐步實現一個團結、強大、繁榮的“大歐洲”。為此,歐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如:發布了歐盟科技發展的六大戰略目標,包括:創建歐洲研發“優勢極區”,發揮歐洲技術首創精神,增強基礎研究的創造能力,吸引頂尖研究人員,強化科研基礎建設,加強國家研究計劃的協調;發動了“歐洲與基礎研究”大討論,提出了集成優勢研究領域,整合歐洲研究機構,創建“歐洲研究委員會”,設立“基礎研究基金”,制定新的基礎研究發展戰略等對策;制定了加速歐洲研究區建設的四大措施:大幅度增加研發投入、不斷完善框架計劃實施機制、創建研發優勢極區、深化創新與創業行動等。與此同時,積極推進歐盟第六框架研發計劃、“科學與社會行動計劃”、伽利略計劃等重大科技計劃。
歐盟的研發費用占GDP2%,其中芬蘭的研發費用占GDP3.5%,德國2002年是2.5%,法國2001年是2.2%,英國2001年是1.9%。
俄羅斯:“科技創新”再造一流科技大國
在普京總統“振興俄羅斯”思想指導下,俄羅斯全面實施國家科技創新活動戰略,目的是積極有效地利用各種智力潛力,注重原始創新,促進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具體做法是:推動科研院所的創新活動,建立合理的機制迅速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創新管理;完善高等院校的技術創新中心;加速創新成果的商業化進程;維護知識產權等。
同時還確立了聯邦創新基本政策,主要有:實現創新發展的總體構想,在國家總目標下,建立獨立的地區創新體系;優先發展基礎科學、高等教育和高技術產業;對國家技術能力、科研能力、教育能力進行審查;建立創新領域的專業協調聯絡機制。
俄羅期2001年的研發費用占GDP的1.16%。
韓國:努力進入世界科技八強
韓國科技部提出,要通過對五大要素的改革和創新,逐步由對發達國家“模仿、追趕型”的研發模式轉變為“創新型”模式,在今后10年進入世界科技八強和經濟十強。
五大要素的創新包括:
創新主體:到2008年把制造業創新企業的比率由目前的40%提高到50%;到2012年建立10所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型大學;國家科研院所朝專業化、大型化發展,重點滿足國家核心原創技術、大型復合技術等戰略儲備技術的開發。
創新要素:注重成果轉化及其經濟效果,最大限度提高投資效益。
成果擴散:實施從研發到成果轉化全過程的一攬子支持體制,構筑產學研緊密結合的網絡化、開放的研發體系,加速成果推廣,優化產業結構,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
創新系統:形成知識共享型研發基礎,建立具有發達國家水平的產學研協作機制,到2008年完成國家科技綜合信息系統建設,強化國家科委的綜合調控能力。
社會基礎:加強科普活動,將社會各界注意和關心科技的人群比率分別逐步提高到10%和40%;將科技領域的崗位由2002年的占16.2%提高到40%。
韓國2001年的研發費用占GDP的2.96%。
巴西:制定科技發展《戰略計劃》
醞釀3年的科技《創新法》于2004年12月2日經總統批準出臺,這是巴西科技進步的一個新的里程碑。《創新法》旨在鼓勵產學研有機結合,并建立起一種和諧的戰略伙伴關系,使科研機構和高校參與創新的全過程,以培育和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改變技術成果轉化滯后的被動局面,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巴西科技部還制定了科技發展《戰略計劃》,其核心是要使科技創新達到最大整合,把科技創新從目前聯邦政府及部分州政府的行動體系中剝離出來,并轉入由各地區和各領域、公立和私營機構廣泛參與的國家科技創新體系。
巴西2000年的研發費用占GDP1.05%。
(任真根據有關資料整理)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