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軍 李敬喜 江岷山
2005年9月28日,在國家863計劃成果展示會上,山西北方惠豐機電有限公司與北京理工大學合作研制的名叫“惠童”的仿人機器人甫一亮相京城,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效應,惠豐公司承擔的仿人機器人的機械加工制造水平現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同年11月,在全國林業防治病蟲害產品現場會上,由惠豐公司與航天14所合作研發,惠豐公司生產制造的菌粉滅蟲彈,以其遠程多效、環保無害、操作簡便、安全實用的特點,贏得國內專家的一致好評。該項產品的研制成功填補了國家的一項空白,獲得國家專利。
北方惠豐機電有限公司座落在中國魅力之城——山西長治。它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軍品科研生產基地,國家重點保軍企業,也是中國塑料型材和鉆夾生產基地。惠豐能取得如此佳績,這與它堅持走自主良性發展之路,積極構建企業文化體系是分不開的。
整合文化資源,提升惠豐文化在新時期的歷史傳承
如果說惠豐公司靠不斷追蹤世界高科技贏得了機遇,走上了自主良性發展之路,那么,反觀惠豐決策者的思維、思想的歷史軌跡就可以清晰地發現,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老兵工傳統,一直是縈繞在惠豐人心中的明燈、推動惠豐發展的不竭動力。
惠豐公司的歷史上溯到67年前在抗日戰爭最慘烈的時期,創建于太行山八路軍總部最大的兵工廠——黃崖洞兵工廠。
太行明珠的上黨自古就有神農炎帝嘗百草從游牧到農耕,實現人類定居的歷史傳說,而黃崖洞兵工廠的創建成為我黨我軍在此地區發展紅色軍事工業的搖籃?;葚S文化的歷史演繹由此開始了三個重要的發展時期。
黃崖洞精神——艱苦奮斗無私奉獻
20世紀30年代,日寇入侵、民族危亡之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在太行山建立了根據地,將革命精神、愛國熱忱、抗戰戰略與上黨民風結合,塑造了“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老兵工精神,成為惠豐文化中最值得繼承的無價瑰寶。
紅箭精神——求實攻堅爭創一流
20世紀70年代,為改變我軍裝備落后的面貌,國家急需紅箭產品,在攻堅克難的過程中,形成了“求實攻堅,爭創一流”的紅箭精神,表達了惠豐人走向現代化的自信。
新時期精神——科學嚴謹萬眾一心決戰決勝一次成功
20世紀9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風云變化,惠豐人以報國強軍為己任,緊盯高新科技,在研制新產品過程中,集中優勢,以老帶新,靠這十年磨一劍的毅力和堅韌不拔追求卓越的品質,形成了新時期精神。
不同歷史實踐中產生的惠豐精神在凝聚職工、激勵事業上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脈相承的黃崖洞精神在不斷創新中汲取著新的內涵。
打造文化內涵,引領惠豐文化理論與實踐的發展方向
惠豐公司的決策層科學地把握惠豐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明確了“建設企業文化,創造人本優勢,實施五大工程,建成行業強廠”的企業文化建設目標,并從5個方面具體展開實施。
文化整合,構架具有全新內涵的惠豐文化。
從2000年起,公司先后制定了《山西惠豐機械廠2000—2003年企業文化建設規劃》、《2004—2005年企業文化建設規劃》,確定了惠豐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實現目標、原則步驟,從企業文化精神、制度、形象三個層面內容上同時展開,實施“信念支柱、道德建設、管理進步、視覺標志、文明形象”5大工程共31個項目的建設,對惠豐文化從繼承和創新兩個方面進行了新的構架。
觀念創新、思維求新、奠定核心文化基石。
通過企業診斷和現狀分析,企業對歷史上形成的各種價值觀進行了良莠甄別,確定發揚艱苦奮斗、頑強拼搏、團結勤奮、精益求精等優良作風,拋棄缺乏創新、安于現狀、循規守矩等不良觀念。在公司范圍3次征集企業精神與理念用語,近千人參與了征集活動,通過專家的篩選提煉,最終形成了一致共識,提煉出“報國強軍、自強不息”的惠豐精神、“人和、誠信、精品、創新”的核心價值觀、“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追求卓越、造就精品”的質量理念、“為自己、為他人、反違章、除隱患”的安全理念、“學習無限、創造無限”的學習理念以及23條崗位理念,凸顯了惠豐人新的價值觀、義利觀。
在推動企業文化建設的戰略中,劉晉總經理身先士卒,把企業文化建設當作一把手工程來抓,他提出的:“團結、務實、實干”的工作方針,“生產一代要做精、研制一代要加快、預研一代要找準、探索一代要拓寬”的產品戰略理念,“懷抱炸彈搞經營,拼出市場一片天”的市場競爭理念,“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早已成為指導惠豐人行為習慣的準則。
理念宣貫、意識導控、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幾年來,該企業利用廣播、有線電視和惠豐報等多種媒體,以新聞、專題、專欄節目、公益廣告為平臺,通過編輯《惠豐人》特刊、建立企業文化建設管理平臺、舉辦知識競賽、在《惠豐論壇》上開設“少了一個馬掌釘”、“細節決定成敗”、“忠誠勝于能力”的學習討論活動、開展文明創建活動、舉辦“尊老敬老萬人大簽名”活動、舉辦“歌唱祖國、歌唱惠豐”以及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黃崖洞精神永放光芒”大型群眾歌詠活動來進行理念內化、宣貫導控,反復詠唱《惠豐之歌》,讓惠豐文化核心內容在職工心中生根,在行為中自覺實踐。
2005年6月以來,為了提升企業文化的實踐水平,打造企業文化管理的新平臺,惠豐公司通過組織編寫企業文化理念的應用案例故事,在公司范圍啟動了企業文化管理行為勸導機制,使公司的方方面面受到企業文化管理的制約和規范,對有悖于企業文化理念的人和事進行規勸和教育,體現企業文化管理的人性化,從而使企業文化建設“看得見、摸得著、人人做”。正如公司黨委書記蘇立航所說:“企業文化的核心涵蓋著企業管理的所有方面,如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代表企業所有員工的價值觀念、精神文明建設等等。這些是企業文化的全部核心內涵,是我們企業能夠立足于市場經濟的基礎,企業的競爭關鍵就是企業文化的競爭?!?/p>
機制轉換、制度規范、提升管理素質、打造核心競爭力。
公司重構管理制度體系,充分體現理念內涵,塑造現代企業人格形象,展示管理效率。
在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中,實施“特殊崗位薪津貼和項目獎勵”,打造以國家級科技帶頭人、關鍵技能帶頭人為核心的三支人才隊伍。每年舉行的職業技能大賽活動已經成為企業“能工巧匠”倍出的平臺。公司投資興建大學生公寓,提升新入大學生的待遇,以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為人才成長和培養筑巢登高,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引領科技發展的方向奠定基礎。在干部管理中,以“競爭、激勵、評價、監督”機制考核,在所有管理環節中,按照“四個機制”建立管理平臺,強化“執行力”要求,使管理呈現出新的面貌。
塑造形象,提升品位,創建一個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環境文明和諧發展的新惠豐。
實施文明形象工程,加快了廠區、社區環境建設。公司實施住宅建設改造美化一體化工程,馬路拓寬,種植草坪景觀樹木,修建花壇,多功能休閑的惠豐公園、1.5萬平方米的鉆石廣場、具有文體活動綜合功能的工人俱樂部在社區中央與綠樹、藍天相得益彰,把惠豐裝點得更加和諧美麗。
惠豐公司抓企業文化建設與現場管理“5S”結合,運用CI理論,實施視覺標志工程,對主要生產工房進行了改造,外墻涂刷“灰黃”(“輝煌”諧音)標準色,并進行彩色燈光照明工程,使企業從廠區到生活區處處是綠化、香化、硬化和美化。為了打造具有個性的企業文化,走進惠豐公司的廠區內外、街道兩旁,以勞模先進、科技帶頭人肖像制作的燈箱和企業文化理念燈箱、產品廣告燈箱、廉政文化燈箱,交相輝映構成了勞模一條街、文化一條街、廉政一條街和廣告一條街。對物流及產品流進行合理規范,展現出一個現代企業生機勃勃的新氣象。
經過幾年的努力,現在的惠豐公司經濟效益從2001年已經實現連續贏利,企業實現了從解決溫飽生存問題向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的跨越。公司先后獲得國家及省級多項榮譽,國家“守合同、重信用單位”、山西省“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兵器集團“五星級現場管理單位”、“五一”勞動獎狀和山西省“十大安全明星企業”等等,公司總經理劉晉還被授予“山西省優秀企業家”稱號。可以說,經過8年的不懈奮斗,惠豐人正昂首挺胸走在自主良性發展之路上,為建設行業強勢企業、實現小康惠豐的目標繼續拼搏。
(責任編輯:任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