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9年法國大革命是一件具有世界意義的歷史事件。當年5月召開了首屆三級會議,主張改革的第三等級市民代表被安排在主持會議的國王的左邊;而保守的僧侶和貴族組成的第一、二等級代表則在國王的右邊就坐。這種完全隨意的安排后來卻被賦予了某種象征性的意義。人們逐漸習慣于把主張變革的、進步的激進勢力稱作左翼;將主張秩序、穩定的保守力量稱作右翼。于是,大革命時期的第三等級便成為西方最早的“左翼”。他們的重要貢獻在于推翻了元老勢力,使公民享有了民主權利,并通過公民地位的確立和政治解放運動消解了等級社會。
文藝理論與批評2006年1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生職業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