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詞是表示事物或行動單位的詞。巧妙準確地運用量詞,往往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給文章增添一石多鳥的魔力。
巧用量詞,形神兼?zhèn)?/p>
例1:“池的對稱兩角,都有兩叢夏荷繡出幾缽青錢,數(shù)枝碧玉和幾盞荷花,那江花是碧水也澆不滅的火焰。”(李元洛《書院清池》)描摹荷花,不是“幾朵”,卻成為“幾盞”,實在是巧妙!一是荷花與舊時的燈盞很是相似,二是“盞”字的運用,讓人浮想聯(lián)翩,使人聯(lián)想到燈光的亮麗,與“火焰”相映成趣,愈是顯出荷花的千嬌百媚!
例2:“初春,硬土中一針綠草。”(劉心武《一個假天》)描寫“草”不用“根”、“顆”、“個”,而是用“針”,形象地描摹出綠草尖細的形狀特點,(形)用在這里,仿佛在人們面前展現(xiàn)小草的勃勃生機和頑強不屈的生命力,極具“形神兼?zhèn)洹钡纳耥崱?/p>
巧用量詞,寄寓褒貶
例3:“美國博士幾個子兒一枚?”(老舍《犧牲》)說“博士”不用“位”、“名”、“個”,竟然論“枚”,真可謂一字千鈞,對“洋博士”的鄙視、譏諷之情溢于言表,“枚”的妙用,極具魅力。
巧用量詞,情景交融
例4:“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三兩粒而已”(張岱《湖心亭看雪》)
人稱“粒”,情理不通,正常情況下屬病句,而用在此處卻恰如其分。因為西湖廣闊浩渺,茫茫一片,帆船點點,人在湖上就是滄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