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到朋友的求助電話,說他新配的電腦老是死機。筆者開始還以為是CPU風扇質量不好或者CPU 超頻造成的,可是在打開機箱后,發現并不是那么回事。只見他的機箱內部零亂不堪,尤其是各種連接線,用“鋪天蓋地”來形容真是一點都不過分(圖1 )。這種雜亂無章的布線必然會影響機箱散熱,導致死機。
其實布線凌亂是兼容機的一大“罩門”之所在,在這一點上,品牌機的設計是非常值得大家借鑒的(圖2)。看來無論是從美觀的角度還是從改善機箱內部散熱環境的角度來考慮,我們都應該“調教”一下那些凌亂的布線了。
一、擒賊擒王,捆住罪魁禍首
理線,聽起來是一個挺簡單的活,但事實果真如此?如果沒有一個具體的思路,我想你會被大大小小的連線“纏住”手,空耗時間。其實機箱內的連線可以細分為“大”和“小”兩部分,其中“大”指的是電源線、數據線這一類“粗大”的,對機箱布局和散熱影響較大的連線;而“小”則指的是機箱前面板連線、前置USB和前置音頻接口線等對散熱影響較小的連線。
自古以來“擒賊先擒王”這一說法,面對如此凌亂的機箱,我們應該先捆住罪魁禍首——“大線”。
Step1 仔細看看,先拿哪個家伙開刀呢?嗯,電源線這家伙“樹大招風”,就先解決它了。大家都知道,幾乎所有的電源都有N 多的輸出線,但實際上我們只用得到其中的幾根而已。沒話說,拿起我們的武器——整理線、扎帶或者橡皮筋,將這家伙捆上再說。如圖3 所示,請將捆好后的電源線放在主板的一側或者機箱的頂部,以方便空氣對流。
Step2 “干掉”電源線之后,筆者又把目光瞄向了數據線。同屬“大線”的它們,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燈。這種老式的扁狀排線體積較大,容易擋住機箱內部的散熱風道。你可以選擇使用管狀數據線來代替它們,或者用橡皮筋對其進行“捆綁教育”。
橡皮筋對其進行“捆綁教育”插口的阻礙,因此建議實施分段“捆綁”;在綁扎數據線的時候不要隨手裹成一團,而應該將數據線從中間對折兩次后用橡皮筋扎上(圖4 )。
二、小處著手,調教連線
在上文,筆者提到了機箱前面板連線、前置US B 和前置音頻接口線等對散熱影響較小的連線。雖然它們對系統散熱沒有多大的影響,但如果不將其整理好的話會使整個機箱顯得較為凌亂,因此我們必須對其進行規劃。
由于此類線纜一般都比較細,且分布雜亂,因此整理的方法和上文所述不同。筆者建議用橡皮筋把這些細線捆綁在一起,然后將其放置在機箱右擋板的外側,這樣在打開機箱左側擋板的時候,視線就不會被這些雜亂的線纜干擾了(圖5 )。
三、機箱清爽整潔,電腦運行更穩定
好了,在將大大小小的連線統統“管制”起來之后,你有沒有覺得整個機箱清爽了許多(圖6)?其實這次大掃除的效果還不僅限于此,除了能夠讓機箱變得整潔,方便以后整理硬件設備之外,這么做還能夠加強機箱內空氣的流通,降低死機的幾率。還猶豫什么?趕快動手整理機箱吧。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