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著下一代DVD標準這塊肥肉,藍光和HD-DVD之間的戰爭已經持續得太久。三年的時間,足以讓火山一樣的熱情降到冰點。如果折算成分秒,這已經是可以讓人感到眩暈的天文數字。太久了,太久了……
新的一年剛開始,兩大陣營都集中火力發起了新一輪攻擊。CES2006上,藍光和HD-DVD 的多款播放器真實地出現在世人面前。仿佛一眨眼,這兩個一直在天上打得電閃雷鳴的巨人就這么著陸了。
的確是很快。2006年1 月2 日,藍光聯盟剛剛才通過了單層(25GB)和雙層(50GB)兩種碟片規格,而1 月5 日開幕的CES2006上就有大批播放器實物展出—這不禁讓人懷疑,這樣的超快節奏中是否藏有謀略的味道。
面對藍光的有“預謀”的進攻,HD-DVD 也沒有示弱,同樣豐富甚至成熟的產品也已出現在眾人面前(東芝的HD-XA1 已經可以實現量產了)。
臺面上的競爭已近白熱,但在這場技術層面無法分出高低的爭斗中,更為重要的是人脈與運營能力的比拼。所以,雙方都試圖將更多電影公司招攬進各自陣營。索尼/ 哥倫比亞、Tri-Star、迪斯尼、米高梅和二十世紀福克斯加入了藍光陣營,而派拉蒙、新線(New Line)、環球和華納兄弟則結盟HD-DVD,暗底下的爭斗遠比桌面上的更為激烈。
新標準之爭是如此熱鬧,兩大陣營都不斷地有新的消息傳出,越來越多的巨頭都被牽涉進來,賭桌兩邊的籌碼也是越壓越多。2005 年9 月底,因為索尼堅持不放棄在藍光光盤中使用BD+ 加密方式,使藍光光盤的內容不能被強制復制到電腦中使用。電腦與娛樂消費的關系無疑將被撕開一道大大的裂縫,微軟和英特爾攜手走向了HD-DVD 陣營。
這場標準之爭的背后是PC 和家電爭奪數字家庭的主導權。巨頭們的賭注越下越大,因為任何數字設備—包括下一代DVD 光盤這樣的媒體介質、數字錄制系統、PC 媒體中心、數字電視廣播接收機、寬帶IPTV機頂盒、下一代游戲平臺甚至數碼攝像機等,幾乎都可以任意組合或集成在一起—在這場決定未來的競爭中,誰掌握了標準,誰就將取得巨大的優勢。
想到這些也就明白了為什么會有這么長久的標準之爭,誰也不愿放棄娛樂消費這塊黃金糕。于是,索尼和他的盟友堅持著,并強硬地堅持讓PS3只走藍光路線,在PS巨大商業影響力下,對下一代DVD標準具有決定作用的好萊塢片商們開始倒戈,藍光的形式轉向光明。但微軟和英特爾的實力沒有人敢小視,而且誰也不敢說XBOX360不會像PS2一樣獨霸江山,所以,一些關鍵廠商干脆表示兩邊都支持……
回想漫長的爭奪過程,上百家國際企業卷入其中,決戰之后,眾多企業會受到嚴重影響。無論結果如何,對于消費者、疲憊的消費者來說,更希望看到的是一個結果。
真的,我們已經看得夠累了。巨頭們快把結果拿出來吧!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