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某IT網站看到一則誘人的消息“舉報軟件盜版,獲10萬正義獎金”。沖著這10萬元獎金,我點擊了這條鏈接,轉入了—個名為商業軟件聯盟(WWW.bsa.org)的網站,在網站的http://www.bsa.org/china/report頂面刊登著舉報盜版的說明,內容如下。
您為軟件的非法使用而擔憂嗎?如果您懷疑一個同事、同行或甚至一個前雇員正在使用或銷售來獲得許可的軟件,請使用熱線電話通知你所在地區的商業軟件聯盟或在網上報告。報告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并且你的信息將被嚴格保密,你甚至可以匿名報告。
舉報最終用戶盜版現象,請寫清楚您舉報的公司名稱、地址、電話、電腦數量、使用的盜版軟件或超出權利人的授權范圍使用的軟件種類、數目以及您的個人聯系方式。更詳細的情況如被單報公司人數、性質、法人名字、辦公位置圖等將有利于我們的檢查。感謝您舉報軟件盜版現象。您的資料將被我們嚴格保密。
看完這段說明,我不禁愕然,有這么抓盜版的嗎?誠然,盜版軟件確實有害于國民經濟,商業軟件聯盟(BSA)的研究報告指出2005年全球軟件業因盜版損失340億美元,但是以這種考驗人品的方式來挑起潛在矛盾似乎有失厚道。報告中提到2005年中國的盜版率下降T4個百分點,但我相信這下降的4個百分點絕對不是靠上述方式實現的。
次版軟件應該如何打擊?是把發布盜版軟件的網站通通關閉,把制作盜版光盤的地下廠商通通查處?還是從消費群體抓起,把使用盜版軟件的用戶都揪出來批斗罰款?說白了就是抓生產還是抓市場。相信打擊生產源頭才是更為迅速有效的遏制盜版的方法,然而BSA似乎并不滿足于只抓源頭,于是BSA和中國軟件聯盟于明18日在北京啟動了反盜版獎勵活動,開始貫徹“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政策。
對于這種舉報盜版軟件,重獎“正義之舉”的活動,我的第一感覺并不是其中的“正義”,而是一個令人生厭的詞一一“出賣”。舉報同事、舉報同行、舉報前雇員、舉報自己的公司……從人性上來講,這根本就是赤裸裸地出賣。另一方面,這一舉措的潛臺詞就是鼓勵舉報,誘惑你舉報對頭同事、競爭對手甚至頂頭上司。那么“舉報盜版”就有了假公濟私之嫌,讓更多的小人得志——既能讓對手麻煩纏身又能讓自己得利一一以正義之名成就合法卻不夠道德的交易。
身處地地想—下,如果我作為一個盜版軟件用戶,某天一個子日關系較好的同事突然向BSA舉報我使用盜版軟件,他因為自己的正義之舉得到了豐厚的獎金,而我卻收到了十幾萬元的罰單,估計我連生吞了他的心都有。舉報同事的情況應該比較少,除非兩人有仇。但是舉報同行卻可以成為一種有效的商業惡意競爭手段。比如兩家公司在競爭同一個項目,這時一方突然舉報對方公司使用盜版軟件,然后BSA來人進行調查、罰款,估計在對方公司焦頭爛額的時候,這個項目就會落人舉報方的口袋了。至于舉報自己的公司,部分被公司辭退了的員工出于報復心理,沒準就會借機把公司狠狠地舉報一番,給自己賺一點補償金,畢竟目前使用盜版還是絕大多數公司企業欲說還休的問題。
古語云:“冤冤相報何時了。”相信國內沒用過盜版軟件的用戶應該是鳳毛麟角,一旦有人舉報成功,被舉報者自然會“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就算不知道對方是誰,也可以假想一個對頭使絆子,如此一環套一環的報復下去,只怕誰都木能獨善其身。最后使得BSA的反盜版舉措“效果顯著”。
BSA真的很聰明,懂得利用人性的弱點。所謂“重賞之下,必有男夫”,獎金給少了,大家也懶得去“正義”;獎金多了,人們就會有想法了。10萬元對公司而言不算什么,但對普通老百姓而言,就是一筆很大的財富,可以解決很多棘手的問題。曾經有篇文章名為《給你5000萬,你會離開你的戀人嗎》,文章說得很明白,連愛情都無法抵擋金錢的誘惑,又何況是友情和敬業精神呢?
BSA也真的很愚蠢,打擊盜版軟件不是一(足就)而就的事情,采用這種急功近利的方式打擊盜版,很難讓人不懷疑是否有潛在目的。權力一旦和自身直接經濟利益掛鉤,就會變得缺乏理性,難以保持正義,與公平。如果BSA把舉報盜版變成一種牟利行為,那么所謂的“正義”也就不再正義了。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