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經過一輪砍伐后,重新種上了一批樹苗。這些小家伙以前望著叔叔伯伯們高大筆直的身軀,既尊敬又羨慕,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長大成材。可是小樹苗尖尖卻有不同的想法:大家都長成這個樣子多不帶勁啊,我才不隨波逐流呢,這樣太平庸了!所以,當樹苗們用熱烈而景仰的語氣談論父輩時,尖尖總是露出一副不屑的樣子。慢慢地,大家都覺得尖尖與眾不同。日子一天天地過去,別的樹苗都努力挺直身子,仰著頭,不肯漏過一絲陽光,每天都在茁壯成長。尖尖卻總是故意表現得個性十足:它整天耷拉著腦袋,歪七扭八地站著,還不時嘲笑其他渴望成材的樹苗們。
有一天,有人來給小樹苗澆水,其中一個人看見尖尖,說:“這小樹苗還真的挺有個性,扭得挺好看嘛。”尖尖聽了當然很高興。以后,尖尖愈加努力地讓自己扭得更不同一般,日子久了,竟再挺不直身子了。它仍然喜歡歪著身子帶著不屑的神情嘲笑周圍那些快要成材的樹,這時,它已經需要抬頭仰視它們了——因為別的樹都已經長得又高又直。但是這在尖尖眼里,只是一種平庸。
終于有一天,一群伐木工人上山來了,隨著轟鳴的機器聲,一棵棵大樹相繼倒下了。有的要用來制造門窗,有要的用來制造船,有有要用來做大梁。此刻,它們心里是多么激動啊。一位伐木工人在一顆剛被砍倒的大樹旁邊發現了尖尖,他惋惜地搖搖頭:“唉,這棵樹生長的環境這樣好,為什么不能成材呢。”說完,他又去伐別的樹了。
轟隆的卡車滿載著木材下山去了,尖尖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它很不平地扭著身子,心中充滿懷才不遇的悲憤。通常,自以為是天才的人都有這種感覺。
它就這樣一直站著、扭著,直到有一天,一道閃電擊中了它,它被燒成一截焦木。
不久,在它的周圍,一批新的樹苗又長起來了。
我們對樹苗尖尖的遭遇,是該同情、贊揚、還是批評呢?對此,有句話說得很透徹:“別把無知當個性。”在這個高喊“創新”、“個性”的年代,有些人總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反對一切所謂的“保守”、“傳統”、“陳規”,只要一看見“創新”、“自由”等之類的字眼,就盲目地追隨,好像只有這樣才是正確的。
對社會來說,這種“個性”往往毫無價值。因為這些“個性”,“天才”也許會銹死在備用箱里;在飛速旋轉的機器上,許多合適的部件看似平庸而安分,實質上同樣閃爍著天才一樣的光芒。
每個人都應該有一把尺子,量出這部機器上所需部件的尺寸,然后努力使自己的軀干大小合適,并質地優良,讓自己的個性和價值在這架飛轉的機器上做到完美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