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幼教幾十年了,我深深體會到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很不容易,幼教不光是要與孩子打交道、與家長們溝通;還要去和孩子做朋友。
與孩子打交道確實是門學問,現在入園的孩子,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是每個家庭中的寶貝,是父母和爺爺奶奶的掌上明珠。他們大都喜歡表現自己的個性,好動、俏皮是突出的特點。上課做小動作、游戲不聽指導……面對這些孩子,沒有點耐心和愛心是不行的。
蒙蒙是中班的一個孩子,別看她是女孩,調皮起來可是“巾幗不讓須眉”的,手工課的時候,給每個孩子發了把剪刀,蒙蒙就認為小亞的剪子好看,非跟人家換,別人不換,她就偷偷地用剪子把人家的衣服剪了個小口子。面對這種孩子,光斥責是沒用的,要找原因對癥下藥才是。原來蒙蒙的父母長期在外地工作,由爺爺奶奶帶著,自然地就被二位老人寵成了小公主。沒有吃過苦頭的孩子大多蠻橫,我耐下心來教她學會了換位思考,諸如別人這樣對你,你心里會怎樣之類。漸漸地,在幼兒園里,蒙蒙改掉了這個毛病。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也是這樣認為的。作為老師,我們要細心揣摸孩子的心理變化,和孩子做知心朋友。家長的喜怒哀樂、幼兒園里孩子們之間的關系、老師對孩子們的態度,都可能影響到孩子們的心理情緒,只有取得孩子們的信任,成為他們的朋友,他們才會告訴你他們心理在想什么。
曉斌是個不愛說話的孩子,既不愿意跟老師說話,也不愛搭理幼兒園的小朋友,“這孩子也太孤僻、內向了!”大多見過這個孩子的人都這么說,剛開始,我去問他話時,他也不開口,他心里在想什么我根本不知道,我決定從他們父母那里了解原因。后來才知道,他的父母經常吵架,一吵架就摔東西,長期下來,對曉斌造成了一種極其惡劣的心理影響,他認為只要不說話就不會吵架,一說話肯定就要吵,這孩子是不想看見父母吵架呀。知道了原因,就可以找出解決的辦法了。
我們就是孩子們的啟蒙老師,他們不只是我們照看、教育的對象,他們有他們獨立的思想,他們都有可愛的優點也有需要糾正的缺點,鼓勵孩子們積極上進、樂觀大方,做他們的朋友。我想,這就是看起來很簡單,卻是一個合格的幼兒老師要做一輩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