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農民,因為不堪忍受日本人的不屑,發誓要發明一種不含化學物質的豆腐來取代傳統豆腐。但這個連專家都沒能解決的世界難題,他能做成嗎?令人震驚的是,這個只有小學文化的農民偏偏成功了。短短3年,他不僅揚眉吐氣,還因此發明一躍成為千萬富翁:美國國際商業協會以1000萬人民幣買斷他在美國的生產專利,日本、韓國和東南亞眾多商家紛紛和他簽約……
不堪羞辱,農民要搞發明長中國人志氣
郭秀坤今年51歲,是黑龍江省雙城市周家鎮東旭村的農民。他曾開過豆腐作坊,是四鄰八鄉有名的豆腐制作高手。1992年,他前往大連謀生,后來開了一家收入可觀的飯店。
然而,一個偶然的事件卻改變了他的命運。那是2002年11月的一天,郭秀坤的哥哥郭秀武——時任大連市外國專家局局長——在家招待韓國和日本的6位專家,特地叫他做了一席豆腐宴。可沒想到,豆腐宴做好后,幾位外賓都不肯下筷品嘗,臉上露出不屑的神情。其中一位日本人直言:“中國生產豆腐使用的凝固劑一直是鹵水和石膏,而這種物質對人體有害,我們怎么吃啊?”結果,宴席不歡而散。
事后,大跌顏面的郭秀坤久久無法平靜,心想:我國生產豆腐使用的凝固劑歷來都是鹵水和石膏,就是國際上也沒解決這個難題啊。美國、韓國和日本等國出售的豆腐盡管不添加凝固劑,但這種豆腐由于不凝固,食用后口感不好,尤其不宜燒制。這些外國人如此挑剔,不是故意找茬嗎?但他轉念一想:既然鹵水和石膏對人體有害,那我能不能研制一種材料替代它們呢?
郭秀坤決心要發明一種對人體無害的豆腐。但是,他把想法告訴家人后,妻子說:“我們祖祖輩輩千百年來都是這樣做豆腐,也沒見人吃了怎樣啊!你就別聽他們瞎掰了,他們這是故意找茬!”可郭秀坤偏偏較上勁了,他覺得,自己在外國人面前丟了臉,就一定要找回尊嚴,要他們重新認識中國人的智慧。
郭秀坤把飯店交給了妻子,自己天天往圖書館跑,埋頭查資料。直到幾個月后,郭秀坤才從一本書中獲得了啟發,書中記載:始創豆腐術的漢代淮南王劉安門下的方士曾用草根熬汁做凝固劑,制作出了潔白細嫩的豆腐。草根?郭秀坤心頭一振,這不就是中草藥嗎?難道中草藥能當豆腐凝固劑?他不由為自己找到了研究方向而欣喜,開始嘗試用多種中草藥進行實驗,還將草藥和《本草綱目》一一對照,看看對人體有無毒副作用。有些草藥的本性弄不清楚,他就向專家請教……工夫不負苦心人,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研究,他終于認識了幾百種中草藥。通過不斷嘗試,他最終選擇了利用中草藥根莖和植物果實相結合制作凝固劑的研究路子。
歷經千辛萬苦,綠色豆腐終于橫空出世
但真正踏上探索之路,郭秀坤才感到力不從心。財力有限,他不惜將飯店轉讓出去,拿著賣店的錢,買來大量中草藥,做起實驗。終于,2004年8月,他研究出了一種純綠色、無害凝固劑。隨后,郭秀坤來到大連一家豆制品廠,提出實驗和合作要求,可人家一聽,馬上用奇怪的眼神看著他,說:“自古以來,我們都是采用祖傳的方法制作豆腐,從來沒聽說用中草藥的湯劑還可以做豆腐,你當豆腐是人啊,用藥給它治病?”結果,他一連去了十幾家豆制品廠家,沒有一家愿意和他合作,有人背后譏諷他說:“真是異想天開,專家教授都解決不了的事,一個農民整天胡思亂想,真不知天高地厚!”可郭秀坤就是不信這個邪,堅信自己的研究一定會掀起一場豆腐革命。
三個月后,郭秀坤找到大連一家叫“王族”的豆制品廠,這家工廠終于答應為他做實驗了,但每做一次實驗都要收費1000元。郭秀坤爽快地付了錢。然而,實驗結果卻讓他的心情跌入了冰窟。原來,用他研制的凝固劑制作出來的豆腐就跟煤炭一樣,渾身漆黑,根本不像人們習慣吃的白嫩豆腐。郭秀坤分析認為,他實驗的中草藥湯汁是黑色的,所以豆腐制作出來也變成了黑色。見此情景,工人們都指著豆腐,笑話他說:“原來你是研究黑色豆腐啊,你打算賣到非洲去嗎?哈哈……”
想不到,費盡心血研究出來的豆腐凝固劑卻是這樣,郭秀坤不甘心啊,他把這些黑色豆腐拿回家,在家燒熟了要家人品嘗,但妻子和孩子都不愿吃。沒有辦法,他便自己吃了起來。可吃著吃著,他忽然覺得,這種豆腐比傳統豆腐更香,不僅味道濃郁,口感滑潤,還經煮耐燉。隨后,他把這些黑色豆腐送給鄰居品嘗,鄰居將信將疑吃后,也贊不絕口,只是這種豆腐太黑了,人們根本無法接受。
豆腐脫色無法解決,研究只成功了一半,郭秀坤陷入了困惑之中。更令他苦惱的是,這些年,他為了研究和發明已花費了十幾萬元,家里一貧如洗。為了節省實驗費,他找到瓦房店市的一家豆制品工廠,每天乘坐長途公共汽車去那兒進行實驗。在這里,他雖然每次只需交200元的實驗費,但即使這樣,他一連做了300多次實驗還是花費了6萬多元錢。可錢花了,豆腐的顏色依然沒有改變。對此,他不禁有些氣餒,產生了放棄的念頭。他愧疚地問自己:為了搞實驗,我已前后花費了20多萬元,現在,家里被我拖窮了,老婆和孩子都跟著我受罪,我對得起他們嗎?一想到這些,他就難過得淚流滿面……
發明驚世界,農民搖身變為大富翁
2005年春節,郭秀坤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家鄉過年。鄉親們聽說他在搞綠色豆腐,幾個生產豆腐的鄰居便鼓勵他繼續把實驗搞下去。沒有資金,他們表示愿意幫助他。在鄉親們的熱情支持下,郭秀坤當即將以前的豆腐作坊進行了改進,并采購了一批制作凝固劑的中草藥,熬制成湯汁。2005年2月12日,郭秀坤在豆腐作坊忙碌完畢,終于生產出一鍋又一鍋豆腐,令他興奮的是,這天生產的豆腐成色越來越好。當天下午5點多鐘,當最后一鍋豆腐即將出來時,他已經有了預感:這鍋豆腐一定非同尋常。果然,當他激動地打開包裹豆花的紗布時,映入眼簾的正是雪白如銀的豆腐!這個由黑轉白,讓他付出千辛萬苦的豆腐可不一般,它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用中草藥做凝固劑制作出的綠色豆腐啊!
為了把這項發明轉化為產品,郭秀坤雄心勃勃地建立了自己的豆腐制品廠,又于2005年3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了專利申請。7月8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了他的“中藥豆制品凝固劑及用中藥豆制品凝固劑制作的豆腐”的發明專利(專利號:200510046851.0)。
大連市各大商家和團體得知消息,紛紛向他訂購。他的綠色豆腐僅僅推出3個月,便成為了大連市交通刑警大隊、女子騎警大隊、東北財經大學和6家4星級以上酒店單位的專供食品和800多家商場和農貿市場的定點銷售產品。郭秀坤的產品紅火起來后,為了防止別人仿冒,他又向國家商標總局注冊了“綠寶”牌豆腐商標,開始正式大規模生產起來。
郭秀坤的發明不僅讓他一夜成名,也引起了外國商人的關注。2005年8月,他參加了中國專利技術及產品交易會。會上,美國國際商業協會獲悉他的這項特殊發明后,當天與他簽訂了專利轉讓合作意向書,并以1000萬人民幣的收購價格買斷了“綠寶”牌豆腐在美國的生產專利。為此,大連市有關專家說:郭秀坤發明的“綠寶”牌綠色豆腐,不僅是餐桌的革命,他的這項發明也必將改變傳統的豆腐生產模式,其市場價值至少以億元來計算!現在,郭秀坤已經與韓國、日本、美國和東南亞等國家的各大公司建立了合作生產關系,其產品已遠銷海外,如今,他已不再是當初的那個落魄之人,而是一個擁有豪華別墅、配有專車和司機、資產已過千萬的富翁。
傳統的東西并非一成不變,這里面同樣蘊藏著巨大的財富與商機。只要我們留心觀察,注重解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難題,照樣能做成大事業,從而一舉改變自己的命運!郭秀坤的經歷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責編/俞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