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婦產科統計顯示,育齡婦女放置宮內節育器(即“上環”)的成功率約在85%~90%左右,也就是說絕大部分婦女在上環后即可避孕。但有10%~15%的婦女上環會失敗。歸納起來不外乎兩種情況,一是節育環脫落,二是帶環后懷孕。
節育器(環)對子宮而言是一種異物,它能促使子宮收縮將其排出,一般多與月經同時流出,本人有時不容易察覺。以下就是節育環脫落的幾種具體原因:
1.節育器本身的材料、質地、形狀及大小。如有蕊的環,支撐力比較好,雖然放置時略有困難但不易脫落:而單純金屬環和質地比較軟的環放置容易,但容易脫落。
2.上環者的年齡、產次和子宮口的松緊度。一般年輕、產次少或哺乳期的婦女,可能因為子宮肌肉彈性好及比較敏感而不易脫落;子宮頸口松弛或有子宮脫垂者則易脫落。
3.醫生選環不當。婦產科大夫在給患者上環前選擇不當。環過大、過小或手術中未將環準確放到宮底,都有可能使節育環脫落。但婦產科專家也提醒說,節育環脫落一般多見于第一年,尤其以前半年多見,時間久了子宮對環已適應,脫落的機會便大大減少。所以,“上環”后的婦女要遵醫囑定期檢查,如B超檢查等,以便及時發現環脫落。
婦女帶環懷孕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
1.宮內妊娠。子宮腔內有環但仍然懷孕并非少見,這多與節育環下移,受精卵在宮腔上部著床有關。帶環妊娠的后果不同于一般妊娠,它的自然流產發生率較高,產前、產后出血,死胎,早產者也多。為了產婦、胎兒的健康和安全,多數婦產科專家均建議帶環妊娠者應及早終止懷孕。
2.宮外孕。國內外大量研究證實,帶節育環者與未采取避孕措施者相比,宮外孕的危險并未增加。但節育環主要是防止在婦女宮腔內妊娠,并不能防止發生宮外孕。因此,帶環的婦女如果出現月經過期、陰道不規則出血,或伴有輕度、重度下腹疼痛者,要警惕出現宮外孕的可能,及時到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