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優很小時我們就開始給他輸入數字的概念,當優優眼睛能跟著我的手指轉動時,我們便開始教他:“這是一個手指,這是兩個手指”。有一段時間他很喜歡舉高高,每次舉優優時,我們都會喊著1、2、3、4、5……不斷地給他灌輸數字,當他九個月時,我們問他幾歲了,他就會伸出一個手指來,告訴我們他一歲了。
一歲多我們能握著他的手讓他蕩秋千,我們還時不時地數數,有時要數到幾百下,兩歲時,優優基本上能把1、2、3、4、5、6、7、8、9、10說清楚了。由于優優接觸數字較早,兩歲多一點就能從一數到一百了,還能背一些簡單的加法,只用了兩周多的時間就背會了乘法口訣。但此時,我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雖然優優背得快,同樣忘得也快,總是不能真正掌握。
如何幫助優優解決這個困難呢?我查看了一些專門教幼兒學算術的書籍,并模仿其中的方法教優優。但好像方法過于復雜了,有時還沒有把方法運用上時,他已經不耐煩了。我只好放棄用書中的方法,再試試用教學輔助工具:算珠、區慕杰套盒、撲克牌、磁性小教學板等,雖然有些效果,但是并不明顯。
最終我們決定針對孫優的特點——興趣廣泛,引導他在興趣中學習。
我們開始觀察他感興趣的東西中有沒有和數字有關系的。后來發現優優對樓下老年人活動站的麻將骰子發生了興趣,每當老人拿起兩個骰子一擲,優優就兩眼發亮,眼珠緊緊地跟著旋轉的骰子,骰子一停他就大叫:“轉到三啦!”逗得老爺爺老奶奶們直笑。連續幾天,我只讓他看一會,但決不讓他動骰子,不過他已經有強烈的欲望要玩骰子了,我認為機會到了。
我去小商品市場買來了四個和老年人活動站一模一樣的骰子。優優一見到骰子高興極了,搶過來就向桌子上擲去。兩個骰子在桌子上蹦蹦跳跳最終停下來。“轉到一啦”“轉到三啦”“轉到二啦”“又轉到三啦”,玩了一會,我告訴他:“好了,我們要用骰子學加法,你愿意學嗎?”“愿意”優優興奮地回答。“那好,開始啦!”我拿起骰子一擲,停下來之后一個是兩點,一個是三點。“給爸爸數數”。“一、二、三…….一、二。”“加在一起數。”我對他說。“一、二、三…..一、二”,原來他還不明白加法的意思。于是我先讓優優理解“加”字的意思,然后我又把兩個骰子合并在一起“一、二、三、四、五”告訴他這樣就是合起來,像是一個大骰子一面有五個點,讓他體會合的含義。反復做了許多次,再把兩個骰子分開“一、二,一、二、三”這樣分開數。2+3=5就是二點加三點等于五點。“這就是五點。”我邊說邊做,就這樣反反復復,說擺結合。用了半天的時間,他終于明白了“加”的意思。幾天玩下來他已經能較快地計算出結果來了。
接著我們用抽象數字取代骰子上的點,為了把優優的注意力和興趣轉移到數字上來,達到用數字直接計算的目的,我們先向優優解釋可以用數字代表骰子上面的點,每次都擲骰子太麻煩了。開始先學1+1=2、2+2=4……加數和被加數相同的加法,孩子很容易記住。由簡單逐漸往難發展,幾天他就可以對答如流了,而且也忘不了。由此看來家長對孩子興趣的關注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