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經歷一些挫折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件好事,因為與挫折打交道所形成的經驗會對他以后的生活、處理問題、承受失望、培養自立、學會堅持和執著等等有巨大的影響。除了這些,從兒子所遭遇過的挫折中,我又發現了其他的一些優點——學會認識和發現錯誤。
兒子雖然活潑、調皮,但有時候做事情容易鉆牛角尖,明明已經走到死胡同無法前行了,還不肯回頭。我真不希望他長大后成為不撞南墻不回頭的人,所以如何教育他遇到事情、困難要冷靜思考,學會與問題周旋,認識和發現錯誤成了我考慮最多的事情。
每天早晨騎車送兒子到幼兒園,到車棚開自行車鎖成了他最熱衷的事情,聽著“啪”一聲車鎖打開,兒子很有成就感。漸漸地從拿車鑰匙、下樓到車棚開鎖,他開始不讓我插手,甚至不讓我跟隨其后,我想也應該給兒子一些成長的機會,讓他發現自己的能力,通過不斷地積累經驗而獲得勇氣,讓這種勇氣使他更有能力慢慢應對日后出現的各種問題。
兒子每次開完鎖后總是很自豪地將鑰匙交到我手中,但是那天我下樓后發現兒子并沒有像往常一樣,反而他很生氣,定睛一看,原來鑰匙被卡在了車鎖里。難道是車鎖壞了,仔細一看并不是鎖壞了,是兒子認錯了自行了,將一輛非常相似的車子誤認為是我們的了。當我打算像以往那樣直截了當告訴兒子時,突然覺得兒子遇到挫折經常不冷靜思考,而是操之過急地采取行動,缺少認識和發現錯誤的能力,這次正是教育他的好機會。
我蹲下身來問兒子:“今天車鎖打不開,是不是哪里出問題了?”
“媽媽,我不知道,平時這樣一扭就開了。”兒子邊比劃邊回答。
“那是不是你把鑰匙拿錯了?”我幫助他分析問題。
兒子看了看,搖頭:“媽媽沒有呀,鑰匙上一直掛著這個小黑熊,還是林阿姨送給我的。”
“那是不是你找錯車子了?”
兒子又看看了自行車,環顧四周,遲疑了片刻,突然驚喜得大叫:“媽媽,我們的車子在那邊,車筐里還有我昨天放的奧特曼卡片呢!”
自此以后,每次開鎖兒子都會仔細檢查,但這并沒有達到我的初衷,讓孩子學會遇到挫折后另辟蹊徑的解決問題,在毫無頭緒、無限糾纏的混亂中學會停頓和冷靜才是我所想要的。不過我知道,單憑這一次開鎖事件就想培養兒子鎮定的性格是不可能的,只期望它會給孩子啟發,會成為一個良好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