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新華
一年前,科學家發現了一個能導致兒童誦讀困難癥(兒童的一系列嚴重的閱讀問題)的有缺陷的基因。近日,隨著基因組圖譜排序的最新研究進展,科學家們發現了另外兩個同樣能引起誦讀困難的秩序紊亂的基因。
由于這三個基因的存在,有些人在出生前大腦里控制閱讀功能的區域就已經出了問題。在鹽湖城的美國人類基因與遺傳協會的會議上科學家們用這些發現駁斥了很多人認為孩子們的誦讀困難是因為他們懶或愚蠢的謬論。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教授阿爾伯特·蓋勒伯達博士是兒童發展失調領域的著名權威人士,他沒有參與此項研究,但他認為這是一項意義深遠的發現,因為這是人類第一次發現基因和大腦發育以及人的復雜的行為綜合癥是聯系在一起的。很可能有多達12個基因可以導致兒童誦讀困難癥,其中每一個都參與腦電波回路發展中必不可少的神經元的移動。科學家們說,在一年內,人們將能夠通過基因測試來確定兒童誦讀困難癥。家族中有過誦讀困難癥的兒童到那時就可以做一個測試:在讓兒童朗誦一段課文前,由醫護人員用藥簽在孩子的口腔內刮一下腮部即可。如果從藥簽上的口腔細胞中檢測出與誦讀困難有關的問題基因,就可早盡早使用一些矯正措施來幫助他們進行學習。耶魯大學醫學院的兒科醫生同時也是誦讀困難癥的專家賽利·西維茨博士說:“在美國文化里,閱讀能力代表智力水平。這些鼓舞人心的發現打破了人們的偏見,讓需要幫助的兒童能得到及時的幫助?!?/p>
新發現的兩個與誦讀困難癥有關的基因之一被叫做DCDC2,它在人的大腦的閱讀區域的中心起作用。由于在這個基因的調整區域出現了大量的刪節,本應積極工作的閱讀功能變得不活躍。流利的閱讀者和患誦讀困難癥的人同樣有由這個基因制造的蛋白質,但是耶魯大學的遺傳學家詹妮菲·格魯恩博士說,目前尚不清楚這個蛋白質的具體功能。老鼠也有DCDC2基因,所以,DCDC2基因不應該被錯誤解讀為拼音基因或者閱讀基因。相反,這個基因支持成為閱讀基礎的腦電波回路,當它在未出生的老鼠的大腦里發育不全時,神經元的移動距離變短,使得大腦的發育因此而被削弱。
另外一個基因叫做Robol,由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凱洛林斯卡爾研究院的分子遺傳學教授罕亞·科爾博士發現。它是一個導向連接神經軸突的發展基因,位于大腦兩個半球的接頭處。當這個基因的活躍程度減弱時,與大腦里掌控閱讀有關的枝狀結晶的連接數量也隨之下降。科爾博士說:“你發出了閱讀信號,但是處理閱讀信號的過程運行不良。”許多研究誦讀困難癥的專家相信,閱讀問題源于大腦處理快速發音信號的能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