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文片段】我班衛生區內的下水道堵塞了,星期五放學后,老師安排我們值日生清理。我看看自己白凈的雙手,猶豫了,呆呆地站在那兒不動。小組長劉浩看到這情景,想起了老師平時的教育,走了過來,蹲下身子,伸手掏出了下水道里的臟物。下水道通了,臟水歡快地流走了。我看著劉浩,心頭一熱,連忙走上去說:“劉浩,我去倒臟物,你快去洗洗手吧!”
【診斷報告】敘述不合情理,想當然。
【修改建議】這段話是用第一人稱寫的,文中的“我”沒有鉆進劉浩的腦子里,怎么會知道劉浩這時想到了“老師平時的教育”呢?用第一人稱寫文章,所寫內容就一定得在“我”的耳聞目睹范圍之內。別人的外貌、神情、衣著、動作,“我”看得見,可以寫;別人的笑聲、語言,“我”聽得見,也可以寫;但是,別人的心理活動,“我”既看不見,也聽不見,如果寫出來了,就超越了“我”的耳聞目睹的范圍,不合情理。因此,這段話應該通過細致描寫劉浩的動作、神情等內容,來反映他不怕臟、不怕累的好品質。
【病愈出院】我班衛生區內的下水道堵塞了,星期五放學后,老師安排我們值日生清理。我看看自己白凈的雙手,猶豫了,呆呆地站在那兒不動。小組長劉浩看到這情景,走了過來,挽起袖管,蹲下身子,伸手把堵塞的臟物一把一把地掏出來,又拿來竹棍往里捅。一下,兩下,下水道的水面上“咕咚,咕咚”冒了幾個水泡,臟水打著漩兒,歡快地流走了。臟水濺了劉浩一身,潔白的襯衣被弄得斑斑駁駁,下水道散發出陣陣臭氣,可他卻全然不顧,繼續忙碌著。我看著劉浩,心頭一熱,連忙走上去說:“劉浩,我去倒臟物,你快去洗洗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