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老病死與氣候有關,這是祖國傳統醫學得出的結論。臨床醫師發現,春季易發生下列疾病:
1.潰瘍病 潰瘍病的特點之一為周期性發作,即好發于春、秋兩季。春季為發病高峰期。春季隨著機體代謝增高、胃液增加,凡此種種,會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從而引起或誘發潰瘍病。為此,潰瘍病人春季更應合理膳食,勞逸結合,保證睡眠,防寒保暖,穩定情緒。
2.過敏性疾病 對于過敏性體質者,由于春寒,致病微生物、花粉、柳絮等致敏原使機體產生變態反應,由此而患哮喘、蕁麻疹、過敏性紫癜。因此,過敏體質者在花香四溢、柳絮紛飛之季,應遠離各種過敏原。
3.甲型肝炎 在這段時間里,特別是在接觸甲型肝炎病人半個月至一個月后,凡出現發熱,吃不下飯,出現惡心、嘔吐、乏力、面黃、小便像農茶等癥狀時,應及時去醫院診治,千萬不要當感冒、胃病對待,馬馬虎虎吃點藥了事,更不能外出做客,以防病情加重,傳染他人。
4.結核病 春季隨著陽氣上升,體內陰、陽失衡,機體免疫力下降,結核菌便乘虛而入,導致舊病復發。為此,結核病人春季應進行檢查,以便及時治療。
5.流行性出血熱 春季若一旦出現突然畏寒,繼之高熱、面紅、胸肩部紅,貌似喝醉了酒,伴有頭痛、眼眶痛、腰痛和皮膚有出血點的病人,應及時去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痛失搶救良機。
6.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好發于冬、春季之吏,男女老少都可得,其中尤以兒童為多。在流腦好友季節里,一旦出現突然高熱、頭痛、噴射狀嘔吐、驚厥和皮膚黏膜有出血點的病人,應及時送去醫院診治。
7.風疹 多流行于冬春季,以幼兒發病為多。懷孕婦女特別是妊娠早期得了風疹,容易引起胎兒畸形。此病多發熱,體溫不大高,1噸天后面部、頸部皮膚出現淡紅色疹子,在24小時內迅速蔓延至全身,但手掌、足底大引無疹子。一旦發現可疑情況應及時診治,確診的病人應隔離治療。孕婦盡可能少去人多擁擠的場所,外出盡可能戴口罩,以免感染風疹。(重慶渝北區御臨醫院 石太能 郵編:4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