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汕頭一家舊書店偶得《隨筆》第二集。是二十六年前的雜志了,那時不叫月刊,叫“叢刊”,用的不是刊號,是書號,刊名不是茅盾的題字,是粗粗大大的美術字。現在讀二十幾年前的文字,是頗有興味的事,免不了還有驚訝,直讓人感嘆不過才幾十年,而世風變化之巨,簡直匪夷所思。
書前有編者的文章《〈隨筆〉的天地》,是這一集的“開篇”,也可看作是稿約。文章說:“在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新長征中,我國家底子薄,人口多,經濟生活上存在不少困難,社會風氣中也還有不少給‘四人幫’污染的一套。”編者列出了幾十個詞匯,說這些都是應該思考的問題,都可以寫成“及人、及事、及情的閃爍哲理火花的筆記文學作品”。這些詞匯是:人生,事業,生命,生活,青春,朝氣,愛情,幸福,理想,榮譽,功勛,建樹,挫折,失敗,磨練,考驗,知識,學習,運動,勞動,傳統,習慣,公德,操守,勇敢,堅強,忠貞,堅忍,刻苦,勤奮,進取,有恒,謙遜,誠實,達觀,磊落,謹慎,克制,團結,友愛,聰明,機智,機警,懇切,自覺,整潔,禮貌……
是啊,1979年,那時我們確實思考過這些問題;那時我讀的小說是《班主任》,看的劇本是《傷痕》,修養課本是《青春與理想》。對,青春與理想:青春是田野里塵土飛揚的青春,理想是考上一個什么學校從此不再田野里塵土飛揚的理想。那時候做夢也讀不到《隨筆》雜志,《解放軍文藝》倒是能看到的。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問題,每個時代的問題都能用一組詞匯表達。如今我們看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的“問題詞匯”,發覺很多問題依然是問題,只是時代已變,我們來不及思考了,我們正抓緊思考屬于這個時代的問題:
健康,成功,快樂,品牌,獎金,求職,上網,網戀,泡吧,PK,超女,股市,明星,誠信,禽流感,買房,裝修,博客,選美,GDP,WTO,MSN,汽車,漲價,打工,希望工程,高考,留學,美容,個人信貸,城市化,全球化,退休金,旅游,黃金周,電子眼,電視劇,治安,環保,足球,奧運,K歌,手機,電玩,艾滋病……
選自《深圳商報》2005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