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者是否應向聘用單位交納押金?在遭遇侵權時,該如何維權?發生在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的這件事能給打工者一些啟示。
去年,江蘇儀征的潘某父子在河南省南陽市車站路一家浴池找到一份搓背的活,這家浴池收取了二人押金2000元。二人辭職時,浴池以種種借口不肯退還押金。無奈的潘某父子來到南陽市臥龍區勞動監察大隊投訴。監察大隊在調查的基礎上,依據《勞動法》向這家浴池下達了限期退還押金指令書和行政處理決定書。但是,這家浴池對此一直置之不理。為了維護打工者的權益,臥龍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對這家浴池作出了行政處罰的決定。沒想到,這家浴池以處置不當為由,將臥龍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起訴到臥龍區人民法院。在法院審理時,這家浴池認為,潘某父子每月將搓澡費中的一部分交給浴池,余下的歸他們自己,多勞多得,相當于將浴池內搓澡業務承包了。所以,二者之間是承包關系,應受民事法律調整,因此,臥龍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依據《勞動法》所作出的行政處罰不當,應該撤銷。而臥龍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認為,潘某父子的工作受浴池管理和調度,顧客的搓澡費都交給浴池“吧臺”歸浴池支配;潘某父子的工資是按勞動數量取酬,而且浴池曾向潘某出具了一張搓澡押金收據,這說明二者之間是雇用和被雇用關系,屬于《勞動法》調整的范圍。法院合議庭認為,二者之間是勞資關系而非承包關系,判決這家浴池敗訴。該浴池不服判決,再次以“區法院判決不公”為由提起上訴。最后與臥龍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達成和解,主動撤回上訴,將押金于今年5月中旬交到臥龍區勞動監察大隊,并寄還給了遠在江蘇儀征的潘某父子。
《勞動法》規定,在訂立合同時,用人單位不能向勞動者收取招聘費用,也不能向被錄用者收取保證金和抵押金,或扣留被錄取者的身份證,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勞動者收取押金都是非法的。(河南 呂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