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紫山藥,分布于云南紅河州13個縣市。無論在海拔67米的紅河谷地,還是1900米的高山平壩,它都生長良好,表現出較強的適應性,是一個極具市場潛力的優良地方品種。紅絮山藥滋肺益腎,健脾止瀉,對脾虛腹瀉、久痢不愈、虛癆咳嗽、腎虛遺精、小便頻繁等有一定的食療作用。且食味鮮美,口感明顯強于同類長山藥,屬不可多得的集味美、滋補和保健于一體的綠色蔬菜。現將其特點介紹如下:
一、高產:蔓長3米左右,山藥塊呈不規則的圓形或紡錘形,肉質紫紅色,少數個體呈紫黑色,單株塊莖重1000~3000克,最大單株塊莖可達5000余克,667平方米(1畝)植1800~2000株,產量3500公斤左右,精細栽培管理產量可達5000~6000公斤。
二、優質:除含有一般長山藥的營養成分外,賴氨酸和鉀、錳、鋅等微量元素明顯偏高,鈣和碘及硒的含量高于其他山藥2~3倍,常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抗疲勞,防衰老,有減肥美容功效。
三、早熟:宜在雨水、驚蟄節氣播種,最遲不晚于清明節,到霜降節令時即可采挖收獲。此時市場上沒有其他山藥上市,可賣上好價錢。
四、采挖容易:塊莖入土淺,整個塊莖生長在40厘米的土層內,有的塊莖甚至凸出土層。人工采挖收獲工效高,省時省力。(云南 楊永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