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墾復施肥。于當年10月到次年3月墾復林地,熟化土壤。對海拔600米以上、坡度25度以上的荒蕪桐林進行疏伐,去劣留優,去殘留壯,使桐林增加光照多結果;對海拔300~600米、坡度15~25度的桐林,開魚鱗大穴,割除雜草覆蓋林地,可與帶狀輪墾結合,但不要全部挖坡;對5~15度的緩坡林地全墾,將林地深翻或耕犁,依樹的位置修建山地梯土。為了培肥地力,幼齡桐林冬季可在林間種植綠肥,成林油桐冬夏兩季都要間種綠肥。同時積極施肥,每年施3~4次,第一次于11月份施冬肥,第2次于3月上中旬施花前肥,第3次于4月底至5月初施保果肥,第4次于7~9月份施壯油肥。施用氮磷復合肥效果較好。中耕除草每年2~3次,結合施肥進行。
2.嫁接換砧。一些因根系嚴重損傷、病蟲危害等原因而造成的低產桐林,應及時換砧。方法是:在基干周圍距基干20~40厘米處呈品字形排列定植一年生桐樹砧苗,莖干向內傾斜。砧苗成活后,在嫁接季節用倒切腹接法嫁接,使小砧苗成活形成龐大根系。
3.樹冠修剪。一些老林,樹冠嚴重郁閉,要重修剪和截枝更新。于2~3月桐林將要萌發時進行。重修剪是除骨干枝以外(包括1~3級骨干枝)的其他枝條全部重剪1次。截枝更新則是除主干以外,對所有的側枝,包括首輪、2輪和一級骨干枝在內,全部截枝處理。必要時,可連同首輪、2輪中部以上主干全部截去,使樹冠全部更新復壯。
4.高接換種。在截枝更新的同時,將樹干在首輪分枝上40~50厘米處截斷。對較小的桐樹,在首輪分枝長約20~30厘米處截斷。在每個主枝以及主干上,各接良種接穗1~2枝(芽)。如果是大樹,則將首輪分枝的2級側枝從15~20厘米處剪斷,在每個枝條及主干上各種良穗1~2枝(芽)。嫁接后,要切實加以保護,促其迅速生長。(湖北省遠安縣農技中心 楊玉鳳 李小玲 劉劍霞 胡梟 郵編:4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