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
悶熱的夜,令人窒息,我輾轉難寐。窗外,一道道閃電劃破漆黑的夜幕,沉悶的雷聲如同大炮轟鳴,使人驚恐。
一道閃光,一聲清脆的霹靂,接著便下起了瓢潑大雨,宛如天神聽到信號,撕開天幕,把天河之水傾注到人間。
不一會,“鏗鏘的樂曲”變成節奏單一的旋律,那優柔、甜蜜的催眠曲,撫慰著沉睡人兒的疲憊軀體。
鳥兒唱著歌,迎接著噴薄欲出的朝陽;被暴風雨壓彎了的花草兒伸著懶腰,宛如剛從睡夢中蘇醒;偎依在花瓣、綠葉上的水珠,金光閃閃,如同珍珠閃著光華。
江山似錦,風景如畫,艷麗的玫瑰散發出陣陣芳香。
綺麗華美的春色啊,你是多么美好!
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個人間毀滅,而它帶來的卻是更加絢麗的早晨。
有時,人們受到種種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個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那無與倫比的和諧的美。
【引說】
升華是借用的一個化學術語,指把某種固體物質不經過液體階段而直接變為氣體的現象。作文時,人們把從“實”的記人敘事中揭示出某種道理或引申出某種感情的方法也叫升華。一般說來,升華出來的內容正是作者為文的目的。這些內容,既與所記內容有聯系,又是在其意義上深化、擴展,使道理更新穎、更深刻,使感情更濃烈。升華時的表達方式常見的有兩種,一是抒發激情,抒情式的;一是議論,揭示道理式的。以上文段的最后一段即是議論式升華。
運用升華寫文章,尤其要把握好兩個方面:一是由實到虛。對“實”的部分,要寫好其中生動的記敘、描寫等。“實”是“虛”的基礎,“實”得不準確、不生動,“虛”就沒有根基。以上文段對暴風雨的描寫就十分生動、逼真,使人如臨其境。此外,還要留心:寫“實”的內容,實際上每句話、每個字都在為升華作準備,也就是說,這種“實”不是自然主義的,寫“實”是有目的的。二是升華要合情合理,其情和理是由事自然引申出來的,不是作者的強加也不是隨意拔高,否則,這種升華就會升而不華,讀者不會信服。
【練習】
讀下面一段話,然后在結尾處升華:
在富蘭克林報社前面的商店里,一位猶豫了將近一個小時的男人終于開口問店員了:“這本書多少錢?”“一美元。”店員回答。這位顧客又問:“富蘭克林先生在嗎?”店員回答:“他在印刷室忙著呢。”“那好,我要見見他。”于是,富蘭克林就被找了出來。這人問:“富蘭克林先生,這本書你能出的最低價格是多少?”“一美元二十五分。”富蘭克林不假思索地回答。“你的店員剛才還說一美元一本呢!”“這沒錯,”富蘭克林說,“但是,我情愿倒貼給你一美元也不愿意放下我的工作。”
【參考答案】
例如:“這位著名的物理學家和政治家給他上了終生難忘的一課:對于有志者,時間不就是金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