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幸的,因為上天沒有給予我一雙聽覺靈敏的耳朵;但我又是幸運的,因為正是這不幸造就了我自信、堅強的性格。
我一歲時因藥物致聾,為了給我治病,爸爸媽媽帶我跑遍了大江南北,幼小的我也因此過早地品嘗了人間的冷暖。歧視、鼓勵、侮辱、關愛……我在自卑和感激兩種復雜的心境中長大。媽媽用張海迪的故事教育我,人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老師用海倫·凱勒的故事教育我,人只有勇敢地面對現實,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勝利!
我明白了:沒有自信,越王勾踐怎能砍斷吳王的金戈?沒有自信,區區西秦如何能東出函谷而統一天下?沒有自信,百二秦關怎能換上劉漢的旗號?沒有自信,成吉思汗的鐵騎又怎能踏上歐洲的土地?
對于我們殘疾人來說,人生更像一座險峻的高峰,在攀爬的過程中,我們會遭遇更多的苦難,付出更多的汗水。可是,我相信,只要我們自信地向上攀登,那么無限風光就會盡收眼底!
自信是成功的動力,是一種潛在的、強大的、可貴的力量,有了這種力量,我們就會正視自身的殘疾,我們就會對明天充滿憧憬,去描繪明天的美麗藍圖!
我要向全世界的人大聲宣布:“我自信,我會成功!”
(指導老師:戈 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