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勇
2004年10月,重慶男孩艾寧在香港參加了第一次高考——美國高中畢業生的升學考試(SAT)。2005年2月,艾寧同時被香港大學、美國弗吉尼亞大學錄取,最后,他選擇了去美國讀本科。但是,2005年的夏天,艾寧仍堅持參加了中國高考,他想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大的潛能。
成績很快出來了,643分(文科)——以兩分之差與北大無緣。但是很快,他收到了一份意外的驚喜——四川大學錄取通知書。當然,中國高考結束后,艾寧仍然如期赴美,開始了他的美國大學生活。
不過,我記得2005年夏天的《重慶時報》曾經報道說,艾寧赴美之前,已經定下一個目標:要用一年的時間,使自己的成績進入美國弗吉尼亞大學一年級學生的前10%,并準備在大二之前,轉入更加優秀的美國私立大學。
說到做到。2006年1月28日,艾寧申請轉入哈佛大學。在全球1000多名同時申請轉學的考生中,他是惟一的中國學生。結果,重慶男孩艾寧一鳴驚人,考出了數學成績全美第一和英語成績全美前5%的好成績。
今年5月23日,艾寧接到美國哈佛大學的入學通知書,并獲得哈佛每年4.8萬美元的最高全額獎學金。
艾寧介紹說:“美國的考生很幸福,一般而言,美國高考(SAT)每年進行6次,對考生而言,考試時間可以由自己靈括掌握。考試完畢,如果你覺得這一次成績不理想,那么你可以選擇在幾個月后再考一次。然后可以把本年度你最滿意的成績單,寄給你要申請的大學。可以只寄給一所大學,也可以同時寄給幾所大學。
美國的高考沒有警戒線、沒有眾多監考老師、沒有對號入座、沒有攝像監控、也沒有警車開道、更沒有考場外焦急等待的家長……一句話,我覺得美國的高考完全沒有草木皆兵的緊張氛圍,因為美國高校錄取畢業生時,并不完全看你的考試成績,他們還要看你在整個高中的表現、看教授的推薦信、看你自己撰寫的申請入學報告,這才是考察重點。
拿到中國的高考英語試題,連美國教授都大喊“太難!”我在弗吉尼亞大學讀一年級時,通過網絡下載了一份中國高考模擬英語題,我是做著玩的,5道選擇題,我做錯了1道;我請美國的一位教授也來做,結果他錯了4道。這位教授還兼任著微軟集團總裁比爾·蓋茨的法律顧問!
對于自己兒子的成長經歷,艾寧的父親用了兩個字做概括——坎坷!“我們艾寧是懷著‘雪恥的心情來重慶外語學校讀書的。”
原來,想當年艾寧小學升初中,考試發揮失常,以幾分之差與重慶外語學校擦肩而過,不得不選擇差一個檔次的外語學校——“二外”,“為了報仇雪恨,我們發誓要卷土重來,以絕對優勢考進‘一外。2002年初中升高中,我們家艾寧終于如愿以償。
對于兒子的學習經驗,艾寧的父親回憶說,“我們這娃也肯問,高中三年,他把他們年級的老師問了個遍。只要有疑問,只要有不懂,他就問——不分時間、不分地點。”
作為中國工薪家庭,要供孩子出國留學,其困難是可想而知的。
艾寧的父親介紹說,僅去年到今年,就為艾寧花掉了三四十萬,原本預計,如果一直在美國弗吉尼亞大學讀,四年就要100多萬人民幣。為了供孩子到美國念書,艾寧爺爺的祖房和父母的房子都賣了。不過,好在艾寧爭氣,“為我們省下了那么一大筆錢”!
艾寧的母親告訴我,“我們艾寧說他很喜歡在美國的感覺”,而且,他對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在弗吉尼亞大學的這一年,他選修了五門專業課,為了門門拿A,他每天只睡5小時。在弗吉尼亞大學的一年級新生里,艾寧是最耀眼的中國明星。
面對艾寧的成功,我想說:孩子們,走出去吧,大膽地走出去,更加美好的未來就在你們的面前!經歷了近代一百多年的風雨坎坷和落后挨打之后,走向富強的中國人最缺的不是錢而是心態——大國和強國的心態。這心態就是兼收并蓄、海納百川,大踏步地融入這世界!
(趙博摘自《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