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峰
我們都知道,蜜蜂對不請自來的入侵者是毫不留情的。它們屁股上的針刺令任何垂涎蜂蜜的家伙都忌憚三分。不過當蜜蜂遇見它們的死敵——黃蜂的時候,卻往往在劫難逃。
我國有一種兇猛可怕的大黃蜂。這種大黃蜂體形巨大,工蜂翼展可達5厘米,是世界上所有黃蜂中最龐大的一種。它們專門侵入其他種類的蜂巢,掠奪別人的幼蟲供自己的幼蟲食用。有些種類的蜜蜂對這種強盜束手無策,只能任人宰割。
生物學家甚至觀察到一只大黃蜂在6000只普通蜜蜂面前為所欲為的慘狀。當時,大黃蜂就站在蜂巢邊上。無辜的蜜蜂一只又一只地站出來保衛他們的家園,但是卻被那個強盜一只又一只地撕碎。當所有的衛士都犧牲了之后,大黃蜂就輕輕松松地進入蜂巢,把幼蟲都挖出來。
但是我國有一種蜜蜂在與大黃蜂的長期戰斗中,卻發展出了一種特殊的防衛方法,讓入侵者有來無回。另外一種50年前才從歐洲引入到我國的蜜蜂,也在短時間內學會了這種自衛方法。當某一只打算不勞而獲的大黃蜂飛揚跋扈地闖進蜂巢時,幾十只蜜蜂立即集結,把大黃蜂包圍起來。它們并不打算用蜂針進攻,而是抱成一團把大黃蜂卷了進去。過了一會兒再散開的時候,那個入侵者已經很難看地死了,被工蜂拖走,像扔垃圾一樣拋出蜂巢。
這是怎么回事呢?生物學家沒有在大黃蜂身上找到搏斗留下的痕跡,但是熱成像照相機卻記錄下了一種溫度的變化:當大黃蜂被蜜蜂包圍起來以后,5分鐘之內,包圍圈的中心溫度就達到了45攝氏度。莫非這就是蜜蜂戰勝惡魔的關鍵?
為了證明這-點,科學家們把蜜蜂和黃蜂分別放進恒溫箱里,有步驟地提高溫度。結果大黃蜂在45.7攝氏度的時候死亡,而中國蜜蜂堅持到了50.7攝氏度,歐洲蜜蜂則堅持到了51.8攝氏度。
原來,蜜蜂們正是靠著對溫度的忍耐力,戰勝了入侵者,將大黃蜂活活烤死。蜂群是通過振動它們那強有力的飛行肌肉而產生熱量的。
有趣的是,相比較而言,中國蜜蜂在對付大黃蜂的時候,參加戰斗的成員數量只有歐洲蜜蜂的四分之一。中國蜜蜂的非戰斗人員往往各自尋找安全處所隱蔽,而歐洲蜜蜂則大多在附近看熱鬧,吶喊助威。
(潘明摘自《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