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明
藝術職業學院的出現始于2000年,這一年山西藝術職業學院的成立標志著高等藝術職業教育的興起。此后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等地的藝術職業學院相繼成立,成為我國藝術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符合我國現階段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方針政策。
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較晚,人們對于高職教育的內涵、特點和發展模式的認識還有一定的偏差,所以在現階段,高職教育的發展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人們集思廣益,逐步加以解決。藝術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目前的形勢下,藝術職業學院應該抓住機遇,克服困難,努力辦出自身的特色,建立一套完善的適合高等藝術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明確辦學理念
對剛剛由中專升格而來的藝術職業學院來說,升格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原有的基礎上如何整合教育資源,實現中專向高等院校的根本性轉變,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升為學院并不僅僅只是名稱的變更,更重要的是實質內容的提升,必須站在大學的層次上,對未來的發展方向給出明確的答案。
經過多年的探索,綜合藝術教育的辦學特點,湖南藝術職業學院明確提出了“圍繞舞臺,造就人才”的辦學理念。這一辦學理念確定了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即為舞臺培養專業表演藝術人才和舞臺技術人才。作為藝術職業學院,只有培養出專業素質過硬的舞臺藝術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有利的位置,為學院在社會上贏得好的聲譽,也為未來提供強勁的可持續發展力。這一辦學理念的提出,廓清了未來的發展道路,解決了以往存在的一些具有爭議的問題,使學院內各專業系都找準了自身發展的方向,目標明確了,力量集中了,整個學院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正因為對于人才培養的思路明確,多年來從湖南藝術職業學院走出去的藝術人才不計其數,其中不乏全國知名的藝術家和明星,他們對于學院知名度的提升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實踐證明,“圍繞舞臺,造就人才”這一理念的提出是科學的,也是符合實際的,它對全國其他同類型學院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對于所有的由中專步入高職的藝術職業學院而言,一個清楚的具有指導性的辦學理念的提出和明確,其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二、突出地域特點
相比各大本科藝術院校,新興的藝術職業學院無論是硬件條件還是師資力量都有不小的差距。如果一味地用傳統的藝術辦學模式去做比較,似乎這不是一個級別的較量。但是通過考察各藝術職業學院的歷史及現狀,不難發現我們也有自己的優勢可以加以利用。
從歷史的發展來看,各藝術職業學院大多有過最早的“以團帶班”的過程,目標都是為劇團培養演員和演奏員的后備力量,所以,各省藝術學校的早期都是為劇團而存在的,戲劇是那時唯一的專業。我國幅員遼闊,幾乎所有的省份都有自己的地方劇種,這使得這些戲劇小演員訓練班的地方特色十分鮮明,也云集了當地戲劇未來的精英,堪稱地方戲劇的“黃埔軍校”,這種人才培養的方式一直延續到今天,地方戲劇的人才培養重任無可辯駁地依舊落在新興的藝術職業學院的身上。所以,地方戲劇的發展和藝術職業學院是息息相關的。從這個意義上看,在地方戲這一領域上,藝術職業學院代表的是最高水平,勢必將這面大旗扛下去。
由于市場的急劇萎縮,地方戲劇現在面臨著發展的困境,但實踐證明,地方劇種不但有其獨到的魅力,也為現代藝術的發展提供了養分。比如湖南的花鼓戲唱腔的教學就成為多年來為藝術界關注的一個現象,從湖南藝術職業學院走出去的花鼓科畢業生不乏張也這樣的藝術家,也不乏雷佳、王麗達這樣的歌壇實力新秀,她們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早期對花鼓戲的學習。而其他的各藝術職業學院也都有各自的地方特色。所以,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有用的富有濃郁地方特點的教學經驗,在中國的藝術界樹立自己應有的地位,將是我們未來要研究的課題。
除了地方戲劇外,應該說在音樂、舞蹈和美術方面,我們都能從其中發掘出特有的地方的特色,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省份的少數民族在藝術方面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深厚積淀,值得我們去從中吸收養分。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藝術職業學院不應與本科藝術院校去比較藝術研究的精深,而該在自身特點上下更大的功夫,在藝術教育界找到自己的位置。
三、創新高效管理
抓管理,抓教學質量,提升效率,這已成為各藝術職業學院在面臨復雜的市場競爭時的共識。時下高校辦藝術專業方興未艾,而眾多民辦學校也是摩拳擦掌,似乎藝術教育是塊唐僧肉,人人均想分一杯羹而后快,對那些有志于獻身藝術的莘莘學子來說,接受教育的機會多了,這是好事。但對于以前門檻頗高不愁生源的藝術職業學院來說,競爭已經實實在在地擺在了面前,所以,比拼內功,努力提升競爭力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主題。
提升競爭力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應該是教育資源的優化組合。從目前的發展態勢看,藝術職業學院大多在經濟實力上有著先天的不足,這使得我們不可能象有些重點高校那樣以大手筆去引進人才,但是利用現行行業辦學的優勢,合理引進人才還是可行的。在這一點上,湖南藝術職業學院做出了有益的嘗試,提出“專家治校”,在文化廳的支持下,引進了賀小漢、楊霞、歐陽覺文等在全省乃至全國都享有盛譽的藝術大師來擔當各專業系的學科帶頭人。大師們帶來了他們從藝過程的豐富的經驗,以及對藝術獨到的理解。這一舉措無疑是極大地提升了校園的藝術品位,無論是學生,還是各專業老師都從大師的身上受益非淺。學院以此為契機,鼓勵教師提高自己的專業學識水平,在教學崗位上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為教學做出貢獻??梢哉f,大師們不光教學,更以其人格魅力感染了全校的師生,為建設和諧校園做出了表率。
對于教師隊伍的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同時也是決定學院生產的“產品”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一個好的教師將會讓一個成長過程中的學子受益終生。
當然,學生管理工作也是學院工作的重要一環。由于各類藝術學院數量的增加,好的生源在一定程度上被分散,加之學藝術的學生生性好動,甚至桀驁不馴,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在這種狀況下,本著出人才的培養目標,藝術職業學院更應該嚴格管理,全面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學生管理機制,為營造校園良好的學習氛圍和藝術氛圍創造條件。同時試著推行“學分制”,用“寬進嚴出”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激勵和鞭策,用更為公平和科學的手段評判學生的學習成績,積極推行獎學金制度,形成一個能夠出人才的好的校園學習環境。
四、適應市場變化
教育改革一段時期以來,做大做強成為中國各大院校的努力方向,一時間,不少大學通過合并和整合教育資源,建起了中國大學的“航空母艦”。升格后的藝術職業學院也有很多開始把擴大辦學規模作為自己努力的方向,但實際上從目前來看,中國教育的改革還在逐步完善,而職業學院擴大辦學規模將是一個長期摸索的過程。事實上,小而精也是藝術職業學院目前的特色,俗話說“船小好掉頭?!闭驗橐幠O鄬^小,所以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更能根據市場的需求及時作出人才培養方向的調整。
從目前情況看,各職業學院對招生專業的調整和增加一直在進行中,大部分保證了傳統專業的延續性,也在市場的變化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專業。如黑龍江藝術職業學院就開辦了計算機維護與應用、文秘與辦公自動化、文化市場經營與管理和歷史與文化旅游等高職專業,安徽藝術職業學院有數字圖書與管理和影視多媒體技術等新開專業,其他各藝術職業學院也分別根據當地市場的需求有專業上的調整,在這個問題上,各學院的步伐是不約而同的,從實踐過程看都取得了較好的辦學效益。
當前的職業學院普遍實行“定單式”的人才培養模式,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就業的風險,受到了社會的廣泛歡迎。藝術職業學院有其藝術教育的自身特點,但在某些專業上實施“定單式”的培養模式也是完全可行的。如湖南藝術職業學院社文系開辦的一些專業,就完全是依市場而設,象和一些星級酒店簽署委培協議,為酒店培養形象氣質佳的高素質酒店管理人才‘,對于酒店和學院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雙贏的結果。其他專業也可以作出類似的嘗試,充分利用藝術教育的資源,為社會提供更多的需求。
五、發展文化產業
相比歐美國家和亞洲的韓國、日本,中國的文化產業起步較晚,目前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較小。事實上文化產業是大有可為的,韓國曾提出“文化立國”的口號,所以他們的文化產業后來居上,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我國現階段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而藝術職業教育又很好地融合了“專業”和“職業”的特點,有足夠的理由去為發展民族文化產業做出自己的貢獻,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能產生效益,彌補辦學經費的不足。
目前我們在藝術職業學院中發展文化產業還處在摸索階段,但一些學院都已經開始了有益的嘗試。如湖南藝術職業學院充分調動全院師生的積極性,力爭每年都出人才、出作品,并嘗試著讓作品走向社會、走向市場,成立了專門的演出公司。每年的“湖湘驕子”新年音樂會主要有全院師生參與,邀請部分知名校友演出,在社會上有了較大的反響。同時,積極創作排演優秀戲劇作品,條件成熟則對社會公演,為戲劇的繁榮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除演出公司外,學院還成立了影視制作公司,成立藝術培訓部,主管各大藝術院校的本科函授教育和青少年藝術培訓和藝術考級工作,這些產業化的運作假以時日,一定可以創造出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有力地扶持學院的藝術教育教學主體工作。
總之,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各藝術職業學院都在積極探索,試圖走出有自己特色的辦學之路。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需要我們不斷總結經驗,調整思路,把藝術職業教育辦出水平,辦出品位,為國家培養出更多更好的藝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