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忠
又是一年春來到。
又是一年桃花開。
不知在北中國其它地方的春天,最早盛開的花是什么?而在寧南,在六盤山下,當小草悄悄生長的時候,當小麥苗慢慢泛綠的時候,當天地間還是荒涼景象的時候,一樹一樹的桃花就開始綻放了。在大自然中格外醒目、新鮮和誘人。
桃花和杏花一樣,但它們不同于其它樹的花。桃樹和杏樹先在枝條上生長出花蕾,在春風春雨的撫摸和親吻中,花蕾開放、凋落后,才開始生長葉芽和葉片。這使得桃花在荒山禿嶺間,在春寒料峭的風中,別有一番景致和韻味。
桃花盛開,是春天的心事,是春天奉獻給人們的精美禮物。
桃花盛開,是滿山遍野的新娘,讓大山這位超拔、堅毅、沉默的漢子潸然淚下,楚楚動人。桃花盛開,也是我生命中詩意的綻放,靈魂中顫動的意象。
粉紅粉紅的桃花在山上開放著。
純白純白的桃花在山上開放著。
平淡平淡的桃花在山上開放著。
屬于我的桃花在山上開放著。
一個人去看桃花。天色陰沉。但滿山桃花照亮了山坡,照亮了天地,照亮了我寂寞無助的心。
山上沒有人影。只有一樹又一樹繁繁的密密的盛開的桃花。
我坐下來,坐在空寂的石臺階上,心神不寧地看著桃花,含情脈脈地看著桃花,心事重重地看著桃花,茫然無措地看著桃花。
一陣風一陣風吹過,桃花輕輕顫動著,她的密秘深藏不露。只現出清秀、嬌美的面容和淡淡的、淺淺的笑意,不知是點頭還是搖頭。我的身體也搖擺著,思緒飄浮不定,心中的酸楚和憂傷就在臉上寫著,心中的焦急和盼望就在眸子里流露著,不知何時才像這山上的桃花一樣在風中自然地開放,自在地開放,愉快地開放,美麗地開放,一心一意地開放。
我知道,許多時候,桃花為山開放著,為樹開放著,為草開放著;桃花為風開放著,為云開放著,為天開放著,桃花為喜愛她的人開放著,為發現她的人開放著,為感動她的人開放著。
一年只有一個春天,一年中只開放一次桃花。因此,一年又一年山上開放的桃花是那樣讓我驚喜,讓我愛戀,讓我激動,讓我感動,讓我感覺到美好。
滿山桃花熱烈地開放著,不約而同地開放著,歡天喜地地開放著,非常友好地開放著。
和煦的陽光照耀著天地,照耀著山坡,照耀著桃花,也照耀著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的我。
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中午,我就站在山下一樹樹白雪一樣彩云一樣白霧一樣的桃花面前。如癡如醉地看著桃花,焦慮無比地看著桃花,激情似火地看著桃花,忐忑不安地看著桃花。
這是一個難忘的剪影。這是一個山上桃花繁盛開放的中午。一個人臉紅心跳,一動不動的和桃花對視,他知道滿樹桃花喜歡他的行動,他知道滿樹桃花看著他慌亂的眼神,他知道滿樹桃花懂得他的煩心事,他知道滿樹桃花有很多話要向他傾訴。
春來春又去。桃花盛開又凋謝。
我一次又一次無可奈何地站在窗前,在黃昏來臨之前看著山上的桃花;一次又一次在路上匆匆忙忙地、身不由己地遠遠望著山上的桃花。
這個春天,我終于沒有和山上開放的桃花一起度過一些更美好的時光,沒有和山上開放的桃花一起留下一些更感人的故事,但山上開放的桃花給我無比失望的生命一個重大的啟示和警示: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時機不常有。美好的東西更難得。
山上桃花,我會永遠記住你。
山上桃花,我會永遠感謝你。
采蕨菜
離開故鄉在外地生活多年了,但故鄉田野上一些野菜和野菜的味道與老家的父老鄉親一樣,讓人終生銘記。
現在說說蕨菜。不知為什么,故鄉的人叫“打蕨菜”。常見的稱謂是“采蕨菜”。確切的說,就該是“折蕨萊”。像折斷樹枝一樣,把生長在土地上的嫩蕨菜從根部折斷。
端午節前后,水豐草茂,正是采蕨菜的好時候。
故鄉的小村莊就坐落在大山的近旁。這也應了“靠山吃山”的諺語。
我們采蕨菜的那年月,山上山下蕨菜很多,到處都是。—個上午或一下午,我們每人便能在大山里采一小背簍水靈鮮嫩的蕨菜,足足有二、三十斤重。現在想來也后怕,在那一尺多高的雜草叢中采蕨菜,怎么就不怕蛇和其他動物。在山坡上,雜草稠密的地方,往往生長著嫩嫩的蕨菜。有的一尺多高,小拇指粗,看到那鮮嫩微綠的莖桿,即將綻開葉子的彎曲的葉苞,不能不讓人產生喜歡和可愛的情愫。
采蕨菜的時候,要時時記著:每來一棵蕨菜,要把折斷的部分在腳下泥土上蹭一蹭,以防止蕨菜很快變老;采蕨菜的時候,還要格外小心,不要讓蕨菜挨到臉上或脖子上,因為蕨菜上附有小小的茸毛,挨到肌膚上會讓人發癢。
采一背簍蕨菜回來,母親一棵棵折去蕨菜老的部分,然后倒進滾燙的開水鍋中煮,煮熟之后,把蕨菜撈出來,再放進一大盆清水中。漂在清水中的蕨菜泛出碧綠碧綠的顏色,濃濃的腥味飄蕩在廚房里。過一些時間,再換上兩三次清水,煮熟的蕨菜的腥味就淡了。母親留下能吃一兩天的,把其余的蕨菜切成段,放進大—些的盤子里,置與陽光下暴曬,曬干后的蕨菜緊縮,顏色完全變成了黧黑。母親把曬干后的蕨菜收起來,以便秋天和冬天泡軟之后食用。過不了幾天,我們又會從大山中采一背簍蕨菜來……
這樣的時光過了幾年。從一個夏天開始,臨近的村莊有人收購蕨菜,價格一年比一年高。村里一些婦女和孩子便起早貪黑到大山里采蕨菜,以便換些零用錢。
再后來,每次回老家,都會聽到母親說:現在打蕨菜的人很多,蕨菜越來越少了;近一些的地方,幾乎沒有蕨菜了……
在縣城的超市里,我有時看到包裝精美的腌制蕨菜,那翠綠翠綠的顏色會讓我頓然想起過去采蕨菜時勞累且愉快的情景。
故鄉山野里生長的嫩嫩的淡綠的蕨菜;含有濃濃腥味的蕨菜;在困難的年月里“烹調”過父老鄉親生活和口味的蕨菜;我怎能忘記你!
郵編:756300
地址:固原市隆德縣質量技術監督局